WEB2.0標準教程:第一天 選擇什么樣的DOCTYPE_Web標準教程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暫無Tag,歡迎添加,賺取U幣!

      前言
      大家好!這個系列文章是W3CN阿捷編寫的。是一些制作過程中的心得和經驗,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同時,非常感謝阿捷與我們分享經驗與心得。好了,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天
      開始制作符合標準的站點,第一件事情就是聲明符合自己需要的DOCTYPE。

      WEB2.0標準網頁原代碼,第一行就是: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打開一些符合標準的站點,例如著名web設計軟件開發商Macromedia,設計大師Zeldman的個人網站,會發現同樣的代碼。而另一些符合標準的站點(例如k10k.net)的代碼則如下: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Frameset//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frameset.dtd">

      那么這些代碼有什么含義?一定要放置嗎?


      什么是DOCTYPE
      上面這些代碼我們稱做DOCTYPE聲明。DOCTYPE是document type(文檔類型)的簡寫,用來說明你用的XHTML或者HTML是什么版本。

      其中的DTD(例如上例中的xhtml1-transitional.dtd)叫文檔類型定義,里面包含了文檔的規則,瀏覽器就根據你定義的DTD來解釋你頁面的標識,并展現出來。

      要建立符合標準的網頁,DOCTYPE聲明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組成部分;除非你的XHTML確定了一個正確的DOCTYPE,否則你的標識和CSS都不會生效。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Web標準教程/更新時間:2008-04-18
      相關Web標準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