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SHTML網頁SSI使用詳解_Web服務器教程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SHTMLSSI添加
      在網站構建過中。當我們遇到很多的內容為靜態頁面,而頁首與頁腳又經常要更換時,如果一直使用html文件總會有很多的麻煩。
      因為批量修改起來很不方面,所以我們總希望能將頁腳與頁尾include到html文件中來。html屬于客戶端解析形的格式化語言,自4.0后幾乎很難再有大的變動(畢竟很多瀏覽器只按4.0標準來解析),所以至今也沒include這樣的概念。而html的框架(frame與iframe)雖然可以用來包含首頁與頁腳文件,但使用frame與iframe的概念與動態頁面(asp,jsp,php等)的include那樣不同,frame與iframe的主體頁面與被包括的頁的不是一個頁面,而通過include的方式調用的頁面主體頁面與被包括的頁面仍然是一個頁面,這樣頁面再加載的時就沒速度的影響,更不會有多個窗口這樣的問題。當然frame與iframe的作用還是挺大的,只是這與include這樣包括頁面進來的概念不同。
        除frame與iframe之外,常用的調用文件的方法還有采用js。這與include概念倒是很接近,但可以需要客戶端js的支持,而且修改也不很方面,因為被包括的js是通過document.write來輸出html代碼,這樣雖然能達到效果,可js畢竟執行客戶端動態效果更好,比如現在較流行的AJAX。所以無論是frame/iframe還是js都與include不太一樣(倒是Dreamweaver中的library與include很像,可惜只能用在Dreamweaver中),而我們有時頁面有很多靜態頁面,內容不是動態的且沒有規律可循,更不好做到數據庫里去。如新浪的新聞之類的,這時我們可以采用shtml的方式來做這些頁面。
        那什么是shtml呢?
        使用SSI(Server Side Include)的html文件擴展名,SSI(Server Side Include),通常稱為"服務器端嵌入"或者叫"服務器端包含",是一種類似于ASP的基于服務器的網頁制作技術。默認擴展名是 .stm、.shtm 和 .shtml。
        什么是SSI?
        SSI是英文Server Side Include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服務器端包含的意思。從技術角度上說,SSI就是在HTML文件中,可以通過注釋行調用的命令或指針。SSI具有 強大的功能,只要使用一條簡單的SSI命令就可以實現整個網站的內容更新,時間和日期的動態顯示,以及執行shell和CGI腳本程序等復雜的功能。 網站維護常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是,網站的結構已經固定,卻為了更新一點內容而不得不重做一大批網頁。SSI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它將 一個網站的基本結構放在幾個簡單的HTML文件中(模板),以后我們要做的只是將文本傳到服務器,讓程序按照模板自動生成網頁,從而使管理大型網站變得容易。
        如何使你的Apache服務器支持SSI?
        Apache(如何在windows以及linuc下安裝apache請參見另兩篇文章)默認是不支持SSI的,需要我們更改httpd.conf來進行配置。我這里以windows平臺的Apache 2.0.x為例(在linux平臺下與之相同),打開conf目錄下的httpd.conf文件,搜索“AddType text/html .shtml”,找到:
      以下是引用片段:
        # AddType text/html .shtml
        # AddOutputFilter INCLUDES .shtml
        把這兩行前面的#去掉 。
        然后搜索“Options Indexes FollowSymLinks”
        在搜索到的那一行后面添加“ Includes”
        即將該行改變為 Options Indexes FollowSymLinks Includes
        熟悉apache manual的可能會覺得比較容易。
        保存httpd.conf,重起apache即可
        到此我們就完成了對Apache SSI的設置。
      SSI命令:
      1、Config命令
        Config命令主要用于修改SSI的默認設置。其中:
        Errmsg:設置默認錯誤信息。為了能夠正常的返回用戶設定的錯誤信息,在HTML文件中Errmsg參數必須被放置在其它SSI命令的前面,否則客戶端只能顯示默認的錯誤信息,而不是由用戶設定的自定義信息。
      <!--#config errmsg="Error! Please email webmaster@mydomain.com -->
        Timefmt:定義日期和時間的使用格式。Timefmt參數必須在echo命令之前使用。
          <!--#config timefmt="%A, %B %d, %Y"-->
          <!--#echo var="LAST_MODIFIED" -->
        顯示結果為:Wednesday, April 12, 2000
        Sizefmt:決定文件大小是以字節、千字節還是兆字節為單位表示。如果以字節為單位,參數值為"bytes";對于千字節和兆字節可以使用縮寫形式。同樣,sizefmt參數必須放在fsize命令的前面才能使用。
          <!--#config sizefmt="bytes" -->
          <!--#fsize file="index.html" -->
        2、Include命令
        Include命令可以把其它文檔中的文字或圖片插入到當前被解析的文檔中,這是整個SSI的關鍵所在。通過Include命令只需要改動一個文件就可以瞬間更新整個站點!
        Include命令具有兩個不同的參數:
        Virtual:給出到服務器端某個文檔的虛擬路徑。例如:<!--#include virtual="/includes/header.html" -->
        File:給出到當前目錄的相對路徑,其中不能使用"../",也不能使用絕對路徑。例如:<!--#include file="header.html" -->
        這就要求每一個目錄中都包含一個header.html文件。

      來源:網絡搜集//所屬分類:Web服務器教程/更新時間:2011-12-08
      相關Web服務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