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設計與信息架構_網頁設計教程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暫無Tag,歡迎添加,賺取U幣!

      推薦:對用戶體驗和用戶習慣的典型誤讀
      以下內容來自海報網博客昨天,海報網(www.haibao.tv)組織了第一次用戶體驗測試。我們邀請了多名時尚美女作為測試員,而海報網產品部的同事們則按照從國外

      大部分時候我們講導航,講的是導航對內容和結構的一種表現。就是說我們在討論導航的時候,更多的去關注怎么與之交互,以及視覺上是怎么好看。但是導航,不僅僅局限于交互方式和視覺形式。

      被狹義化的導航

      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設計導航的?難道不正是根據內容、根據內容的結構去設計?最終,導航可能包含了三方面的功勞:交互設計、視覺設計,別忘了,還有信息架構。是信息架構決定了導航的設計。

      信息架構決定了我們是用幾級分類,一個項目是否可以屬于兩個或多個分類,等等。信息架構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分類。分類,就是對已有的項目、內容,通過已知的共同屬性,進行分組、歸類。在計算機、信息系統被發明以前,人們就在不斷進行著分類工作。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分類無處不在。我們為什么會要對動物、植物進行分類呢?哦,是為了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那么當然,是先有了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具體存在,才有了界、門、綱、目、科、屬、種這樣的生物分類法。為什么要分那么細致那么多層級?是因為生物屆的復雜性要求分的這么細致。

      所以我一直以來支持的觀點是,根據內容去進行分類,和信息架構。所以我也十分推崇使用卡片分類法,既是定量分析也是定性分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推薦大家嘗試。

      回到開始的話題,假如我們考慮導航的時候,僅考慮其交互方式和視覺形式,那么很有可能反作用于信息架構。比如下面的例子。

      Tab 式導航的例子

      我們為什么要用 Tab 式導航?是因為它能比較好的表現出分類以及分類的結構(一般是兩級)。并不是因為有了 Tab 式導航,所以人們才把分類分為兩級。最初的時候,一定是因為先有了兩級分類,設計師才設計出了精妙的 Tab 式導航。而 Tab 式導航的大規模使用,也在反面的影響大部分信息架構的設計。簡單的幾項內容,本可以一級邏輯表明,卻被套用了兩級分類,理由是 Tab 式導航比較好看。就好比人們總是習慣于用四個漢字作為導航文案一樣。比如蠻好用“新聞”兩字可以的,非得用“新聞熱點”。這道理是一樣的。

      導航的交互和視覺設計不應該影響信息架構的設計。魚眼菜單真的那么好用么?假如原本一個下拉菜單就十個菜單項,你會選擇用魚眼菜單嗎?或者又是僅僅因為它很酷。

      仍然是那個問題,什么樣的內容,決定了什么樣的導航。尤其要注重下,我這里說的內容,不僅包括文本資料的分類,也包括功能型網站的用戶任務和目標。

      導航不僅僅是 Tab

      我們看到在 Office 2007 系列產品中,原來的菜單已經被板磚兒樣的按鈕所取代。這些被稱為 Ribbon 的板磚兒,或者稱之為 Context Navigation(情景式導航),是對類似交互操作的一種分類。顯然,情景式導航,已經超越了簡單的針對內容的分類。

      搜索框是一種導航嗎?這樣說似乎有些牽強。但是在信息檢索系統中,搜索框、過濾器等,確實是起到了導航作用的。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輔助導航。

      歸本溯源,導航為什么會存在?在所有的系統、應用中,都是為了讓使用者能夠高效的完成任務、達成目標。這樣的話,從廣義上講,引導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鏈接、按鈕,都可以作為大導航系統的一部分。

      可能很多朋友有這樣一個問題:導航設計是否要考慮商業目標?我覺得這與上文并不沖突。具體的可留待討論。

      小結

      不要為了導航而導航,前面一個導航是指表現形式,后面一個導航是指實際的導航系統。

      對于導航的設計,信息架構比交互方式、視覺形式更加的重要。

      導航不僅僅是內容的一種分類,也包括類似交互操作的分類。導航的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高效的完成任務、達成目標。

      情景式導航有可能是導航設計的一種發展趨勢。

      分享:臨睡前看了一眼mayi.com
      早在2個小時前就該睡了,睡前不知怎地想起了mayi.com,于是過去看了一眼。這次,終于知道mayi.com是干什么的了。一、首頁先點了特色商鋪秀,以為是c2c,結果

      來源:UCDChina.com//所屬分類:網頁設計教程/更新時間:2008-01-15
      相關網頁設計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