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設計的布局與平衡_網頁設計教程
推薦: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的三個工作流程在人和機器的互動過程(HumanMachineInteraction)中,有一個層面,即我們所說的界面(interface)。從心理學意義來分,界面可分為感覺(視覺、觸覺、聽覺等
最近忽然心里比較沉重,不是來自生活的不順,也不是來自經濟的拮據。
是一連幾個案子,這樣或那樣,都沒有達到自己最理想的效果,自己在之前做了很多,想了很多,做的時候說了很多,外包的時候指導了很多,但是還是沒有作出該有的效果。
這樣讓我倍感勞累和操心。是畫面表現不夠么,不是,畫面大家都看到了,并沒有什么問題。是我的表達能力不好么?不是,我表述完的時候問旁觀的人,都已經聽得明明白白,是因為設計太抽象了?恐怕不是,商業設計中,大部分情況自然要用精練的語言、抽象的寓意來概括具象的事實。而具象的表現并不是不可以實現,而是牽扯到很多精力、財力、人力、環境等等原因而無法實現。這也是客觀決定的風格導向。
我們可以看到韓國設計的細膩,可以看到日本設計的風雅,看到美國設計的飽滿與精到。但是中國的設計為什么沒有讓人驕傲的地方,這讓我不禁想起,昨天看到的一篇介紹美國電視劇的文章中的一段:“在《紐約時報》的一篇采訪中,有人這樣評價中國的電視節目,“我們的演員并不糟糕。問題出在導演、編劇、燈光舞美和化妝那些人身上。每個方面都差了那么一點點,加在一起就變成了垃圾”。?
其實很多設計,或者創意很好或者表現具佳,但是大部分情況,都由于再后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小毛病、小地方的欠火而大打折扣。一個好的設計應該是每個優點相乘而得來的,是由于團隊中每個人的努力和盡職盡責,而其中出現任何一個缺陷或者水平不足的人都會讓整體大打折扣。
舉個電影的例子,美國的大片和《無極》假惺惺的特效對比會讓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美國的電影已經有了成熟的流程、高素質的設計師、化妝師、布景、攝像、后期、推廣等等。才造就了一部像樣的電影。
國產電影也是這樣,其實每部片子都有很好的地方,但是總覺得有些別扭,和美國差距很遠,這就是因為每部片子都有一小部分的缺失導致了整體水平的下降。
在一個要求達到完美效果的項目中,每個人的素質和水平決定了整體的最終效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缺失都會導致災難性后果,在越來越多的團隊合作的現在更是如此,而這個或許是我們并沒有意識到的,我們或許只注重開始的創意,或許只注重中間的靜態表現,但是有誰從開始到最后都勻稱的、合理的配置了資源和時間。
舉個例子,一個團隊有4個人,每個人的能量是10 那么這四個人合作做出來的東西總分就是10000;而假如這個團隊其中一個人的水平是5,那么10*10*10*5,總分就只有5000。一個人水平的限制,會職業到整個項目水平的程度。再者,假如只有一個人分數是10,后面的流程跟不上那更會讓分數慘不忍睹。比如,其他人的分數是8 5 7,最后就只有2800分。
好吧,有人說了,作為設計指導,你應該去把控質量,讓作品達到滿足的要求。那么我問這個人,假如讓你在一臺386的電腦上,生要運行vista操作系統,這可行么?或許找臺PIII1G能夠勉強運行,可是光是開機就要比PIV3.0的費多少功夫?質量或許我們會提高,但是時間就要花海了,更何況,現在的商業設計,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是與質量成反比的。
虎頭蛇尾,蛇頭虎尾,人員素質有限,時間有限,都不會出來什么金獎的設計。
我們要回頭去想,或許并不是我們最注重的哪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其他環節,人的問題,水平的問題,溝通的問題,治理的問題,時間的問題,或許都是根源所在。我覺得,中國的設計,在做不到每個環節成熟到位的情況下,就談不上整體的特色。因為只有各個環節過關了,才能談得上整體,只有整體達到了一定水平,才有更為閃光的特色可言。
分享:國內2.0音樂網站首頁設計謬談一、關于YOBOYOBO要為你解決以下問題:想聽歌卻不知道聽什么歌;——發現音樂工作忙碌后再也沒空去找歌;——自動發現音樂對著搜索引擎不知道搜什么歌;—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網頁設計教程-論設計的布局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