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設計表達需要注意尺度_網頁設計教程
推薦:文字鏈接,怎么辦?表示文字鏈接最清楚的方式是“藍色文字下劃線”,這是在瀏覽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這個問題大家都說過很多次了,我也曾經說過。然而,這樣的規范卻總是難以實行
假如說交互設計師的工作內容是使用界面語言進行表達,那么,好的表達需要注重尺度。
貼在屏幕上的工具欄是過分的。頁面上閃動的廣告也是過分的。這些設計超越了表達的尺度。
在設計這個頁面的時候,設計者考慮的往往是:怎樣才能讓用戶注重到這個功能。偏執的考慮讓用戶用著順手(用著順手本身并不是錯誤的觀念),主觀的認為這樣做才夠方便,用戶用起來效率才會高。在這個時候往往不會去考慮用戶是否樂于接受。這如同做父母專心于把最好的食物給孩子吃,但卻不考慮孩子是否餓。
什么樣的尺度是合適的?
“網頁后面躲著一個人,他是設計者,在通過網頁和用戶交流。”
與面對面交流相比,這種交流方式更間接,但仍然可以用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作為參照,來判定設計者向用戶表達的尺度是否得體。
也許你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你不能天天對孩子說上N遍“要好好學習!”
假如你愛一個人,但卻從來都不敢和她說話,那很可能就會導致電視劇中常見的單相思,你顯示是那個主角。過與不及都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人與人的交流是非常復雜的。所以才會衍生出那么多專門的學科: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關系學……好在人與電腦的交互并不需要在重新來過,建立另外一套電腦社會科學體系,只要我們按照社會生活中人與人溝通的尺度來做就可以了。
不久前的一天,我正在上班,接到一個10086的電話,向我推銷某某新的接聽“套餐”。我當時正在工作,并且對這個優惠完全沒有愛好,我委婉的告訴對方說:“我現在正在工作,比較忙……”不等我說完,對方馬上說:“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我們這項優惠活動……”于是我只得聽著他把一大套活動介紹背誦了一遍。在他看來,把活動介紹的信息告訴用戶是高于一切的。想必讓這位業務員來設計網頁,他會很自然的設計出一個貼在屏幕上的div來,或許還不止一個。并且要勸說他,還是比較困難的。
貼在屏幕上的浮動div、默認就不停閃動的動畫、默認就播放的背景音樂…這些都是電腦科技所帶來的新的表達方式,由于有了新技術,我可以這樣向你表達了,但是這并不等于,我這樣向你表達是合適的。以前沒電話,要追個姑娘要蹲在胡同口一下午才能見上一面,好不輕易見了面,我一害臊,還沒說出話來。現在方便了,隨時可以打她手機,不面對面還能讓我膽子更大些,但是,我也不能一天到晚總是打電話跟她說:“俺喜歡你!跟俺好吧!”
要把握這個尺度,需要怎么做?
注重接受者感受,問問接受者當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顯然這樣做并不總是可行。至少在設計網頁的時候,通常是來不及的。那么,我們不得不找出一些相對普適的方法。
網頁上有很多的表達方式,其中,安靜的顯示在頁面上文字和圖片是最為傳統的,也是我所認為的比較適度的表達尺度。這樣的方式與傳統的紙媒體的表達方式類似,是受眾從以往的社會生活中已經習來的經驗,自然也就成了受眾普遍接受的表達尺度。
假如你把自己設計出的網頁轉化成口頭的表達,告訴一位目標用戶聽,讓對方聽的清楚明白,又不覺得你啰嗦,更準確的說,讓這位用戶覺得你的表達是很好的。假如能做到,那么,這個設計應該是比較好的了。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工作中,經常會用到類似的方法來解釋原型的設計方案,只是這種方式還沒有被整理成一種規范的、嚴謹的設計方法。
總結
人機交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消除電腦帶來的溝通障礙。假如這個目標是對的,那么,用人與人的溝通尺度來實現人機間的溝通,依據已有的表達方式來實現人機交流,這樣的方向,也是合理的。
分享:如何進行網站布局FramesVsTables框架Vs表格Somepeopleliketouseframesontheirsites.Iwouldrecommendyouavoidthemifyoucan...andyouprobablycan.有些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網頁設計教程-界面設計表達需要注意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