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用戶體驗設計師應具有出眾的同理心_網頁設計教程
推薦:交互設計實用指南系列(12)—避免出錯 一、如何理解本條內容: 一個“簡單”和“復雜”的例子 在我和開發人員溝通一個項目需求的時候,他們頻頻慨嘆Mockup的設計所考慮情況之細致,很多程序要實現的預判和“非基礎功能點”讓開發人員望而卻步不情愿去實現。相比較設計師為了讓用戶避免出錯而絞盡腦汁去設想和
優秀的用戶體驗設計師應該具有出眾的同理心,也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同理心與同情心是兩碼事,你不必真心同意或接受他人的觀點,但必須對他們的狀態感同身受,從主觀上理解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
出于以下這些原因,我(英文原文作者)相信同理心可以使我們成為更好的設計師:
同理心可以讓我們更自然更真誠的去思考怎樣幫助用戶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使我們的設計決策能更好的聚焦于用戶目標。
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用戶、團隊成員及利益相關者構建更好的人際關系,為人與人的交流提供開放、互信、更具建設性的基礎。
同理心有助于個人整體的塑造。這不僅僅是一項職業技能,在工作中逐漸培養和挖掘出來的同理心同樣可以運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能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幫助我們提升同理心的小方法。
1.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痛
有意識的關注周圍的人們,包括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到的各種不便,甚至是痛苦,例如開會時有些同事費了半天勁也沒法把轉椅的高度降低,或是情侶在機場揮淚告別時的情景等等。關注對象甚至可以突破真實的社會環境,你完全可以試著對電視劇或書籍當中的角色進行理解與體驗。
關注這些情境,努力體會這些人當時的感受,想象他們原本的期望以及遇到問題后希望得到怎樣的幫助。當這種有意識的關注逐漸轉變為一種潛意識中的思維習慣,你會發現自己在實際的產品項目中也能夠更加自然的去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他們的目標及可能面對的問題。
2.人在心在
與他人談話的時候,努力將你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交流過程當中;這一點對于用戶訪談這類工作來說尤為重要。當你將身心都投入到對話交流當中時,對方是可以感受到你的重視的,作為對你的回饋,他們很可能提供更多更真誠有價值的談話內容。
3.尾隨觀察
這種方式是否合適也要看具體的產品類型,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你“尾隨”目標用戶,觀察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是怎樣使用你們的產品(或是同類競品)的。你可以從身邊的人入手,觀察朋友或家人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如何使用相關產品的。如果對方可以接受,試著借鑒我們在可用性測試當中的一些做法,例如提出一些簡單的任務讓他們完成,觀察他們在使用過程中的操作表現;不妨將這種方式想象成非正式的實境調研或可用性測試。
4.實際體驗
在產品設計初期,如果你希望更多的了解用戶在現有條件下是怎樣完成目標和解決問題的,那么不妨將自己放到實際的環境和需求情境下親自嘗試,體會用戶的期望,感受整個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這種做法的成本通常很低廉,而且如果足夠用心的話,你可以更深入更直接的發現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包括產品在實際情境中將會面臨的各種挑戰等等。
相關閱讀:掌控大腦 - 怎樣使產品體驗更加符合用戶心理及行為規律
5.尋找共同點
關于“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的研究揭示出,共同的興趣和經歷有利于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彼此:
實驗表明,孩子們更容易對那些和他們有共同點的人產生同理心。另外,他們也更容易理解那些有著和自己同樣不悅經歷的人。
當然,我們未必要去體驗用戶生活中的各種負面的經歷,不過在用戶訪談或可用性測試等過程中,可以試著主動尋求并表達出自己與用戶之間的共同點,例如興趣愛好、喜歡的球隊、電視劇等等,拉近雙方的距離,使交流更順暢,彼此更容易互相理解。
6.模仿表情
有相關研究表明,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可以讓你體會到被模仿者的相關情緒。這是個挺有意思的小技巧,如果你想真切的體驗和理解對方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的感受,可以試著模仿你所能觀察到的對方表情,體會你在模仿過程當中產生的那些情緒。
7.組內評審研究
在《決斷2秒間》一書中,Malcolm Gladwell探討了醫患溝通方面的話題,論證了決定醫生是否會因為治療不當而被起訴的重要因素,即臨床態度。
在醫患關系當中,同理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些參加了巴林特小組(通過精神分析的方法剖析醫患關系的討論組)的全科醫生對于同理心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們會聚焦于理解病人的感受,并以小組碰頭討論的方式培養組內成員的共同經驗;這些共同經驗可以產生一種狀態,讓這些醫生對于病人產生新的認知及行動決策。
類似的,用戶研究也是一項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和分享進行探索的工作。團隊內部的評審研究工作不僅可以產生很多在個人獨立工作狀態下難以發現的經驗心得,而且可以使這些認知在小組內形成共同意識,讓小組成員更全面的理解用戶。
8.尋找導師
具有高度同理心的人可以激發你努力成為同樣的人,這個“導師”可以是其他設計師或用研工作者,只要他們是你所尊敬的、樂于花時間一起討論項目和設計問題的人。哪怕只是一起吃吃飯或喝喝咖啡,只要大家可以聊聊彼此對于用戶的理解角度,互通有無。
分享:交互設計實用指南系列(11)—減少記憶負擔 - 交互設計 寫在前面的話 關于《交互設計實用指南》,我們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反饋,有支持的也有批評的,在此一并感謝了,有你們的關注,我們才能走得更遠。《交互設計實用指南》其實是收集和總結了交互設計上的一些問題,肯定有很多老生常談的東西,是不是老生常談其實不是問題,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網頁設計教程-優秀的用戶體驗設計師應具有出眾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