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中的用戶與人_策劃盈利教程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暫無Tag,歡迎添加,賺取U幣!

      推薦:關于Web 2.0 網站的創業思考
      這一年來2.0網站創業風起云涌,2.0網站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發展,走在這條路上,我也想談談我對2.0創業的思考。 1.商業基礎。做什么都好,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盈利,所以商業背景、商業環境、商

      在web2.0幾個標志性特征之中,用戶是第一位的:一切以用戶為中心。不過,web2.0中的用戶雖然是第一位的,但不是終極目的,終極目的大部分情況下是利益。也就是說,用戶只是服務提供商達到其名利雙收之目的的手段。我不相信有哪家公司會大義凜然且大言不慚地說他們的web2.0服務的目的是為了全人類的利益,退一萬步說,為了他的受眾的利益。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這些服務所產生的效果可能會影響到“人”,但請不要說“一切以’人’為本”。“人”在這個環節中,充其量不過是衡量這個服務好壞程度以及服務商可獲得利益多寡的一個參考值而已。

      web2.0確實豐富了一部分人的生活,帶來了某些方面的變革。不過這并非本文所要討論的。

      先看幾條web2.0里關于用戶的“原則”:

      一切以用戶為中心

      用戶屬于“開發者”和開發對象

      用戶的“自服務”將服務于用戶中的“長尾”

      第一條是我們經常見到的,被人們經常提到的,頗有幾分“為人民服務”的氣派。我想它的意思應該是“一切開發、應用、測試、完善都要以用戶為中心”。但這個“一切”已經舍去了許多東西,比如說網站的支出與收入。當然,作為用戶的我們在免費享用優質服務的時候定然不會想著連人家的收入也拿去。

      再看第二條,web2.0產品經常掛著一個“Beta”標志,這個Beta一般意義上是Beta這個產品。誰來Beta之?用戶;為何Beta之?為了結束Beta。結束Beta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產品的成熟,可以為更多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在用戶Beta產品的時候,它同時在Beta自己,Beta自己的操作系統、瀏覽器平臺、習慣偏好等……

      再看第三條,用戶的“自服務”將服務“長尾”。這個“自服務”更多程度上是指產品產生的數據。用戶基于產品的特性,創建與整理內容,并將這些內容提供給該產品的其他用戶。

      很明了的模式:

      產品(雛形,由服務商開發)--Beta “自服務”(用戶參與度極高)--“自服務” “長尾”(用戶參與度極高)--結束Beta 利潤

      在人們談論到“用戶”的時候,非常喜歡加入“人”的概念。這畢竟是做給人用的產品,必須根據人的特性去制定,失去了“人”,產品也就無須存在。而這些產品的制作方也在不斷的挖掘發現“人”的特性,好使其產品更好的與“人”結合。

      我覺得,這個時候的“人”,只是加了層概念的“用戶”,仍不能算作完整的人。

      不能否認,web2.0使網絡甚至人們的生活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但并不能排除這些產品的開發、應用、完善,也恰好利用了“人”的“特性”,這些“特性”也恰恰是人所共有的“缺點”。

      譬如,許多服務一向報喜不報憂,鋪天蓋地的全是該產品所能帶來的“好”,絲毫不提該產品可能帶來的“不好”或“壞”;在用戶注冊流程中故意略過或直接隱藏與其產品或服務相關法律規定或可能帶來的風險。

      當然,我們可以說,這仍然是以用戶為中心,最大程度的滿足用戶,給用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其中的略去“風險”不過是為了使用戶不苛于這些繁文縟節,更快的享受這些優質服務。反正,一切以用戶為中心。

      事實上,在上面的幾條原則里我們也看到,web2.0以用戶為中心,充分挖掘用戶特性,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完善這個產品,加速這個模式的成熟。而此處的用戶,仍然是手段,參考值。

      我前幾天搜索一些老電視劇的時候,發現兩個現象:一是現在搜索這些關鍵詞,搜索結果大多數來自視頻服務網,并且相關信息非常之多,目不暇接,確實極大的方便觀眾;二是這些文件大部分都是盜版,沒有版權授權,并且,沒有被這些視頻服務網刪除。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普遍存在。

      我并不想談也談不了用戶版權意識的淡薄以及這種現象的根源,我疑惑的是這些視頻服務網的態度,非常曖昧,無論對用戶還是對知識產權擁有者。

      并且我注意到一點,即上面所說的,簡化注冊流程,略去相關條款,淡化用戶責任,模糊用戶可能遇到的風險,是許多網站的一貫作風。

      我覺得,至少應該用個iframe來調用一下注冊條款吧?或者像牛博那樣,把條款中的特別情況著重標明。這些細節,我覺得跟web2.0所推崇的產品使用中的細節一樣重要。(Google的許多服務的操作模式非常值得借鑒)

      許多服務商就想著混水摸魚,在產權擁有方沒有對其起訴前,一直保持常態,在被起訴后又可以數據為用戶自主添加(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竭力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為借口洗脫罪名。并且還可以對當下局面侃侃而談,用戶的版權意識如何如何的淡薄,其淵源如何如何深遠……

      不過,這些服務商肯定都知道,一旦這種情況出現了,他們就逃不了干系,連坐式處罰是必然的。

      當然,上面所舉的版權的例子中,只是眾多情況中的一種。而把某些“歷史遺留”問題單單交給這些服務商去解決,肯定是不太搭調的,雖然他們是這些問題解決過程中很重要的、必需要的一股力量。

      而我們,這些用戶,這些“人”,在使用免費服務的同時,定然要加強這方面的意識。比如,上傳資料的時候,保證這些你擁有這些資料版權(至少是使用權)并且要堅決抑制實名制,要不然哪天張紀中或金庸把服務商和你一塊告上法庭,到時候別怪人家注冊條款里告訴你不準上傳“違法”資料;比如,在 FaceBook開放用戶資料搜索的時候,多留個心眼兒,即使FaceBook默認你的資料可以被搜索,你也要主動去關閉這項功能,要不然哪天你郵箱和手機里收到N多垃圾信息,至時候別怪人家當初沒告訴你可能會有……

      分享:垂直型B2B網站創新型社區建設解決方案
      社區對于一個垂直型B2B網站來說,是對用戶產生粘性的最重要欄目之一,對網站推廣、品牌建設、用戶忠誠度的建立至關重要,必須把垂直型B2B網站社區建設放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 但目前行業垂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策劃盈利教程/更新時間:2008-08-22
      相關策劃盈利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