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在中國行不通_策劃盈利教程
推薦:30 個改善網站可讀性的方法什么是網站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人會回答是網站的可讀性,怎么樣才能使你的內容更容易閱讀。 讀者來到你的網站是在閱讀他們關心的內容,如果文章的內容被設計所掩蓋,導致讀者難于閱
先看一下關于Facebook的簡要介紹:
Facebook發源于哈佛大學,是目前社會化網絡和web2.0的風向標。這個網站目前全球排名第8位,微軟公司剛剛宣布投資2.4億美元以發展其廣告事業。估值超過150億美元。而Facebook開放平臺的推出,更是讓互聯網業內認為它是最有可能和Google比肩的公司。Facebook創建于 2004年2月。這樣的高速增長和短短三年多取得的成就,成為當今互聯網發展的一個奇跡。 |
用一句話來描述Facebook模型也就是:把現實生活和工作網絡化、電子化。
這需要非常好的互聯網基礎,或者說是比較高的互聯網普及率,否則網民到了“Facebook模型”中,找不到自己曾經或現在接觸過的朋友,又無事可做,他就會感到這個東西索然無趣。
Facebook成功就成功在把一個社會人盡可能多的關聯起來,加強他們之間的溝通,Facebook應用程序(Apps)如Calendar、To-Do也只是加強Facebook社會化網絡的一個工具,雖然他們可能會很好用,但是缺少了Facebook高度關聯化的平臺都是毫無意義的。
看一下我們國內的情況,截至2007 年6 月,中國網民總人數達到1.62 億,僅次于美國2.11 億的網民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但普及率偏底,只有12.3%,低于全球17.6%的平均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國產的Facebook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至少是短期內很難達到“社會網絡化”的目的,就相支付企業都期望自己能夠成為“企業的財務中心,個人的網絡錢包”一樣,這些都需要一定的互聯網基礎,否則都是水中月霧中花。
三句話不離本行,又扯到支付去了。繼續說Facebook。
Facebook模型在中國校園市場有發展空間
有人說中國的Facebook們將集體死亡,完全的Facebook現在在中國行不通,但是Facebook模型在國內還是有空間的,所聊齋的觀點我不敢茍同,類似Xiaonei和5Q這些只是國內Facebook模型的一些先驅,也是對Facebook的簡單“借鑒”。像QQ一樣只要他們是走的“借鑒(或者說抄襲)——學習——超越”這樣的路線,Facebook模型就可能在中國開花結果。特別是在國內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居民中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超過90%的情況下。
Facebook模型在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QQ按照性別、年齡來查找好友,百度個人資料的自動關聯,很多Blog圈這種加強關聯的方式本身就是Facebook模型的創意雛形,就像我們偶然有了一個想法或者經常發生在我們周圍很有創意的事情,而這些想法和事情沒有商業化和擴大化。所以說Facebook模型創意雛形在中國早就存在。
現在Alibaba和騰訊都已經建立起來各自的網絡帝國,為了使他們的產品能在有限的網民中發揮最大作用,他們產品內部之間不斷的融合自覺不自覺的就加強了互相的關聯。當這種關聯到一定程度后,中國真正的Facebook就會應運而生。
有人說百度進軍C2C是假,進軍SNS才是真,這點我嚴重認同,百度目前可以有建立中國Facebook的戰略,但路還要一步一步走,只有在正確的時間推出正確的產品才能夠枝繁葉茂否則只可能曇花一現或者勞民傷財不得益。
不過我們還是要感謝Xiaonei和5Q這些勇敢的先驅者們,感謝Alibaba、騰訊、百度、Google等等為推動中國互聯網發展和推動人類生活便利化做出的巨大成就。
但是,在我們距離真正“Live Online”還有相當遠一段路的時候,談在中國建立Facebook還為時尚早。
原文地址:http://www.samabc.com/blog/2007/11/30/china-facebook/
分享:誰是馬云雕像風波的幕后推手?核心提示:中國的電子商務普及率還相當低,可是中國企業的公關營銷水平最近幾年卻迅速提高,這是一個無需論證的事實。然而,瑞星和奇虎的一場口水大戰、圍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策劃盈利教程-Facebook在中國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