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衰落,部分死亡 SNS社區戰斗或因單一而結束_策劃盈利教程
推薦:新浪微博的價值可能已經比市場想象要低得多了本文作者為雪球用戶 why0725 ,原文來自雪球 由于管理層不斷的失誤和運氣不佳,新浪微博的價值已經大幅度貶值,用戶在從新浪微博移民到騰訊微信。新浪的中樞價值在 35 美元左右。投資者甚至需要考慮接下來新浪是否有可能像 MySpace 一樣被徹底清零了。 2011 年新浪股價
一,SNS概念
SNS,全稱Social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會性網絡服務,專指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創立了六度分隔理論,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后成為一個大型網絡。這是社會性網絡(Social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后來有人根據這種理論,創立了面向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服務,通過“熟人的熟人”來進行網絡社交拓展,比如Friendster,Wallop,adoreme等。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種方式,而并非社交拓展的全部。因此,現在一般所謂的SNS,則其含義已經遠不止“熟人的熟人”這個層面。比如根據相同話題進行凝聚(如貼吧)、根據學習經歷進行凝聚(如Facebook)、根據周末出游的相同地點進行凝聚等,都被納入“SNS”的范疇。
二,國內SNS發展
眾所周知從美國2001年SNS網站的興起,再到是我國最早的SNS網站51和校內網。多數專家和研究人員說我國SNS網站從2003年起歷經了四個階段:,但是現在看來用六個階段來表達也不為過,分別是03年至04年,交友類網站,像酷友網,玫瑰情人等, 05年到06年,商務類網站出現,像139社區;06年至07年,校園類,如校內網(“人人網”前身),同學網等;08年至09年,娛樂類,如開心網,豆瓣,貓撲等。10年到11年,購物類的興起,如美麗說,蘑菇街。再到12年的移動互聯網SNS。
但是縱觀國內所有SNS網站,真正夠得上SNS這個詞語的只有人人網,而說到人人網我們又要提到世界上最著名的SNS網站。沒錯,正式FACEBOOK。前段時間facebook上市可以說是帶來了一次云霄飛車的感覺,先是打破記錄的上市,再是讓人大跌眼鏡的股市大跳水。多數朋友用FACEBOOK的遭遇來對比人人網,多數人認為國內的SNS網站是外國Facebook等國外SNS的翻版或者是是直接copy。不過這并不能代表國內SNS就難以生存。國外網站的盈利模式始終無法被中國人所接納。這也就是中國克隆版SNS網站能夠在本土市場中站穩腳跟的主要原因。淘寶和ebay就是最鮮明的案例。
三,當今國內SNS網站狀況
我們能夠明顯看到國內SNS站點當今的發展趨勢,可以用“整體衰落,部分死亡,大的越大,小的越小”這句話來形容最好不過。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一) 用戶高度集中化
(1)用戶登陸站點集中化
SNS使用用戶整體高度集中化,幾大知名的SNS社區可以說是包攬了將近80%的用戶量,而對于其他分類或者是小型的SNS可以說是嚴重的剝削。從此我們也能夠看到SNS網站的一個特征,那就是“群眾效應”,多數用戶存在從眾心理。
(2)用戶在線時間集中化
根據調查顯示,中國主要SNS網站用戶時段分布,9:00-18:00為集中時段。其中,各網站用戶時段分布與用戶屬性吻合程度高,用戶習慣特征明顯。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還是和中國網民作息時間相聯系。
(3)用戶性別年齡集中化
當前國內SNS網站用戶中,男女用戶比例約為62.1%:37.9%,男性用戶數量顯著高于女性用戶。SNS網站在我國男性網民中的滲透率要高于女性網民。21-25歲這一年齡組為SNS網站用戶的主力軍,占整體的四成以上(42.7%);其次為16-20歲組,約為三成(30.6%);30歲以下用戶占SNS網站用戶的90%以上。21-25歲均為男女用戶的最集中年齡組,其次為16-20歲。相比之下,女性用戶的低齡化分布更為明顯,20歲以下的用戶比例女性要高于男性
(二)站點功能同質化
國內SNS站點多數功能還是依靠模仿國外SNS為生,例如日志,相冊,分享,狀態等等基礎功能,但也有少許的自我開發,例如開心網的“搶車位”,“開心農場”。為了迎合更大范圍的網民使其加入,SNS網站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持陳出新”,而這樣的功能性更新,也成為SNS網站不容忽視的一大特點。但是在一個網站推出一向新的產品后就會被多數的SNS站點進行模仿,開心網與QQ空間的“開心農場”之爭就是典型的案例。根據數據得出SNS功能受眾比較分別是 日志功能 78。7%,相冊功能66.2%,群組功能87.2%,分享功能16%,
游戲功能21.2%。
(三)用戶活躍度,粘度衰減化
“粘度”是廣告商投放廣告的重要指標。作為以web2.0為基礎搭建起來的網絡社區,失去了“人”就等于失去發展。所以,從SNS網站功能的開發上不難看出,它們不斷推出新穎的游戲組件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待對舊的組件稍感疲憊的時候推出新組件,以此方式長期使用就會從原來的興趣演變為習慣。另外,由于SNS網站屬于實名制,大多會打出與朋友、同學、同事、家人保持更緊密聯系的口號,依靠“圈子”來圈住用戶,使其在抱怨無聊、浪費時間的同時,仍愿意在SNS中長期懸掛、溝通感情和傳遞信息。 從數據中我們明顯看出現在50%的用戶朋友每天至少要登錄一次社區平臺,在線時長在30分鐘以內的朋友占據了40%。表面看上去還不錯,但是深入我們會發現這些數據主要存在于知名大型社區,在其他社區用戶流失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
(四)購物,婚戀平臺快速發展
在多數SNS走向衰落時,購物分享與婚戀的SNS平臺在這兩年異軍突起。其中購物類型以美麗為主,而婚戀類型以世紀佳緣為主,注冊用戶量分別達到了6000萬和1000萬,每日百度流量達到10萬,仔細勘察不難發現兩平臺的建設時間不長,而發展之所以迅速的原因和當前社會情形與消費者心理分不開。
(五)利潤長方式單一
SNS初的時候,與其他媒體聯合就成了最好的“借勢”方法。例如開心網與QQ、MSN在初期的推廣合作,通過正確的定位,做到了在“圈人”之后,則開始了造勢宣傳、上市“圈錢”的階段。而如何能從龐大的社區群體獲取現金收益,成為了眾多SNS網站共同面對的問題。作為新興的媒介形態的出現,SNS網站所承載的廣告形式基本劃分為:嵌入式廣告、與其他行業合作和增值服務這三類。嵌入式廣告指被嵌入在某游戲或功能組件中的廣告,像開心網在“種菜”組件中植入廣告;在“爭車位”組件中免費領取的各類廣告型“車位背景卡”等等;之后開心網開通了手機上開心的業務,手機運營商則可以通過WAP上網收取流量費用;“轉貼”組件中的內容大多是來自“優酷”、“土豆網”、等知名網站的視頻;所謂的增值服務,就是向用戶收取費用,使之享受或獲得普通用戶(未付費用戶)無法獲得的“特殊禮遇”。SNS網站以此達到盈利的目的。
四,SNS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建議
(一) 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開發自己APP
分享:網站內容分析實踐操作案例:淺談網站路徑分析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曾經介紹過對于網站的分析分為四個主要的部分,分別是訪問者分析,流量渠道分析,內容分析和轉化分析。到目前為止,流量渠道和轉化是我們關注最多的兩部分內容。在關于網站分析的文章中大部分都是關于如何衡量和優化流量渠道,以及提高轉化率的內容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策劃盈利教程-整體衰落,部分死亡 SNS社區戰斗或因單一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