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苦尋盈利模式:可持續發展才有價值_站長新聞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暫無Tag,歡迎添加,賺取U幣!

      推薦:天貓發公告道歉:絕不允許買斷關鍵詞
      【億邦動力網訊】4月14日消息,億邦動力網獲悉,針對昨日出現關鍵詞導向單一店鋪的情況,天貓在其官方微博發公告稱,在系統升級時,系統出現了故障,致使在搜索少量關鍵詞時只出現部分商家信息。 天貓表示,在發現后漏洞后緊急修復,在13日下午已經恢復。給大家帶來不

        編者按/著名自媒體人“鬼腳七”的一篇博文《自媒體,你能走多遠》引發了人們對自媒體發展模式的深刻思考,對于“單兵作戰”的自媒體人來說,如何堅持下去,如何避免江郎才盡,如何實現可持續性地“每天發布”正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

        不僅如此,自媒體的發展壯大還需要有利的“盈利支撐”,不管這份支撐是來自自媒體本身,還是來自外部融資,抑或自媒體線下其他的運營活動,如果沒有資金上的支持,自媒體同樣難以做大,或者說做得有質量、有水平。

        和訊網副總編輯李明瑜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自媒體盈利與否,是觀察自媒體們發展最好的標準。在我看來,只有實現自身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自媒體才能真正體現存在的價值。”然而,這恰恰是目前自媒體難以逾越的陷阱。

        自媒體: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每天下午2:00-5:00,3個小時,是程苓峰為他的自媒體“云科技”安排的工作時間,他可能會看資料,與圈子里的朋友聊天,以及撰寫那令TMT圈內人著迷的稿件。而其他的時間,他則用來爬山、打坐、看書、看碟。

        “才思枯竭,怎么會呢,因為我會采訪呀。”程苓峰說,與此同時,由于影響力的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給他投稿,但由于對稿件質量的要求,他拒絕的偏多。

        “沒有拒絕的標準,如果能把這一標準說出來或寫出來,那么媒體的創作就會變成流水線,那就不是讓讀者喜歡的稿件,創作其實是一件主觀性很強的工作。”

        出身于騰訊網科技中心總監的程苓峰對圈子里的最新產品信息有著超強的敏銳度,這也使得他對趨勢的研判吸引了圈內一大批主流人士的關注,而截至記者發稿日,他已經獲得了4萬名高端用戶的關注,其中不乏很多IT企業的老板以及投資人。

        “前3個月拿到了20萬的廣告,接下來可能會少一些,每個月會有幾萬塊的收益,這對于我來說足夠了,事實上,每個月我只要有1萬元的收入就可以做下去,而這樣的收入對于我來說并不難。”顯然,曾經擔心自媒體能否養活自己的程苓峰已經邁過了這個門檻。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廣告并不是我找來的,而全都是‘守株待兔’式地等到的,這證明人們對于我提供的內容還是高度認同的,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證明了自媒體的價值邏輯:就是提供真正有看點的內容。”程苓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不過,對于高度關注自媒體經營狀態的傳統媒體來說(在這個時代傳統互聯網也應該算是傳統媒體了),他們更關注的是程苓峰現象是自媒體的特例,還是未來可以推廣的典型案例?

        個體自媒體:收費在線下?

        程苓峰在一篇博文中指出:“為什么人人都在寫微博,獲得注意力,制造影響力。因為注意力和影響力可變現,可以變現成‘任何東西’。”

        程苓峰被業界稱為第一個出售廣告的自媒體人,通過廣告,他實現了盈利。但是這樣的案例,卻并不多見。即便如此,程苓峰類的自媒體依然面臨很多道德方面的障礙,它可以拉廣告,但從此他將不能批評廣告主,反過來就影響其內容的客觀性。

        自媒體與傳統媒體不同,傳統媒體擁有眾多廣告主,批評選擇可以有節奏,而自媒體內容生產有限,廣告主相應地也就有限,因此在廣告收費之后,自媒體如何跨越道德障礙是一個重大問題。”和訊網副總編輯李明瑜告訴記者。

        不過,程苓峰本人卻并不這么看,他告訴記者:“因為云科技的內容主要基于產品,而不是基于公司,假如我有30個企業客戶,每個月有一家企業給我投放廣告,它的產品總是會更新的,所以不存在所謂道德底線的問題。”

        對于自媒體的“盈利陷阱”,程苓峰同樣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目前傳媒市場上缺少的不是媒體,而且缺少真正做內容的媒體人,我相信,如果有10個云科技都在專注地來做內容,那么我們一定能拉動廣告商在自媒體上的投放,以目前IT企業一兩個億的廣告投放來看,自媒體最終切走20%的蛋糕,拿走一兩千萬沒有問題。”

        不過,在當前的自媒體市場上,程苓峰的云科技依然算是特例,反過來再看看現有的自媒體,如果以人數分,有純粹個人化的自媒體和小團隊式的自媒體兩種類型。

        在國內,云科技程苓峰是標準的個人自媒體,而虎嗅則是標準的小團隊自媒體,它還被業界稱為獨立博客。眾所周知,截至目前,虎嗅還沒有盈利,它在依靠投資人的初始投資生存。

        Mary告訴記者:“我在微信上關注了很多的個人自媒體,都非常有特色:小道消息、道哥的黑板報、SuperSofter、ZTalk@青龍老賊……他們大都是科技狂,深諳互聯網運行與技術進步的人,又有愛好去觀察、總結、記錄其間的個人認知,業界消息、網絡八卦。”

        這些人,分成兩類,一類不以此謀生,比如“道哥的黑板報”,他是一位從事網絡安全的技術人員,是阿里巴巴公司安全部門的前負責人,最近他寫了兩期中國黑客的文章,在業界影響力很大。但是,他明確表示不會以此為生。他認為,“當作家待遇微薄、是一個無比痛苦的職業。”

        “與此同時,根本的問題在于一個自媒體的背后,是一個個人,作為個人你有多大的能力去提供付費內容呢?讓國人改變習慣為互聯網信息付費,太難了。”一個自媒體愛好者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趨勢是,自媒體的可持續性正成為自媒體人提上日程的重要問題,“鬼腳七”很早就不再是“鬼七哥”一人撰稿,由于預料到自媒體內容可持續性的問題,很早就對外征稿,而“移動觀察”也變成了由倆人維護,“小道消息”常說自己想放棄,程芩峰也由個人變成了“程芩峰與他的朋友們”。

        “鬼腳七”在他的博文中就表示:“很多跡象表明,自媒體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我關注的自媒體賬號中,最近一個月堅持天天發文章的,除了我自己的賬號外,就是‘小道消息’了。”

        “鬼七哥”將自媒體的可持續性問題歸結到“時間”和“內容”的問題,但在商業人士看來,所有這些問題都仍然出在盈利上面,因為“時間”和“內容”都可以外借和外包,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分享:眾貸網一個月快速破產:P2P網貸死亡游戲
      韓言銘 編者按/ 利率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倍;承諾短期高回報(秒標);超出資本金范圍,不負責任地承諾保本;平臺本身介入交易;通過其他高回報獎勵活動吸引投資人等。這是目前P2P網貸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近期,眾貸網破產事件,讓這些問題更加突出。 日前,自稱破產的海

      共5頁上一頁12345下一頁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站長新聞/更新時間:2013-04-18
      相關站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