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和劉強東,中國夢的兩個成功范本_站長新聞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暫無Tag,歡迎添加,賺取U幣!

      推薦:每日話題:去哪兒再次獲百度等投資 與事實不符
      站長網( www.admin5.com )4月15日消息,據權威人士透露,百度、高瓴資本、紀源資本已完成對去哪兒網的新一輪投資,投資總作價5700萬美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百度、高瓴資本、紀源資本三方分別出資1900萬美元。隨后去哪兒網對此報道做出聲明稱與事實不符。 去哪兒網聲

        馬云創業三年后的1998,他在中國黃頁做得不太如意,萌生去意之時,劉強東辭去外企的工作,騎著自行車在北京的中關村創業了,租了個柜臺賣配件,瞞了家里人整整三年。淘寶網是2003年出現,而京東商城,則生于2004年。

        

      \

       

        把馬云和劉強東這樣兩個極度相關,但又老死不相往來的人放在一起比較,主要原因還在于此二人都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各自走過了一條頗為不同的道路。兩者領導下的阿里巴巴和京東商城,在促進中國電子商務業態進化,為社會創造價值方面,都走在了前面,因此都具有樣本效應。

        據eMarketer的調研,2012年全球B2C電子商務市場銷售額為1.08875萬億美元,比2011年的8933.3億美元增長了21.9%,而在2013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29844萬億美元。美國將在其中占據29.6%的份額,銷售額達3848億美元,而中國將占14%的份額,銷售額增長69%達1816.2億美元,增速上領跑全球電子商務市場。

        從電子商務競爭態勢上看,中國的情況比美國還要更健康一些,由于京東商城的高速增長,阿里巴巴并沒有像亞馬遜一樣,建立起堅固不搖的壟斷優勢。中國的B2C市場份額,雖然目前仍是阿里巴巴旗下天貓一家獨大,但京東商城的趕超勢頭也非常強勁,兩者的差距正在縮小。在B2C領域出現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是所有消費者樂見其成的事情,因為這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好處。

        這兩家公司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當然這與兩位創始人的個人風格密切相關。相同的是,兩家公司都做得非常成功。阿里和京東的成功,是三十年來中國經濟改革的巨大成就,而馬云和劉強東,在同一個行業里,用不同的方式推動了行業的發展,他們是實現中國夢的兩個成功本。

        馬云是浙江人,劉強東是江蘇人,兩人均來自東南最富庶的省份。馬云是城市人,劉強東是農村人,兩人均受過高等教育。馬云大劉強東10歲,創業也比劉強東早3年,兩人均在傳統行業創過業,最終都把事業發展到了網上。馬云只有文科背景,大學是學英語的,不會編程,但自己創辦過一個翻譯社,賺了些錢;而劉強東大學是學社會學的,后來自學編程,并以此為手藝實現自食其力。

        馬云從小家庭條件不錯,在學校里成績不好,但英語成績卻很好。成年步入社會后,起步并不順暢,找工作因長相奇特被拒絕過很多次,辦了翻譯社也生意不好,甚至還去義烏批發過一些小商品擺攤賣,以貼補翻譯社。網上流傳著一個視頻,馬云在創辦中國黃頁時,像個業務員一樣四處奔波,屢屢被拒。這一段在現在看來,還是能讓人感受到當時創業之難,而能夠堅持下去,是創業多么需要的一種品質。

        劉強東這邊,童年時的情況就差很多了,他是挨過餓的人,小時候想吃塊肉都不容易。村里有錢人都吃肥肉,像他們這種窮人,只能去河里抓點魚蝦來吃。不過劉強東學習很好,在很艱苦的環境中以優秀成績一路考到人民大學。他上大學時決心不再給家里增添負擔,就自己打零工賺錢養活自己,到大三時,靠軟件編程卻也賺了幾十萬。之后又拿這些錢去投資了一個飯店,全賠進去不說還借了十幾萬遣散工人。作為一個在生意上被坑過的人,他在很早就表現出了嚴守商業規則的特質,十分難得。

        馬云創業三年后的1998,他在中國黃頁做得不太如意,萌生去意之時,劉強東辭去外企的工作,騎著自行車在北京的中關村創業了,租了個柜臺賣配件,瞞了家里人整整三年。而在一年之后,馬云回到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又過了一年就拿到了軟銀的2500萬美元投資。當然,如果不算翻譯社,馬云引人注目的兩次創業,中國黃頁和阿里巴巴,都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而劉強東的第一次創業是傳統IT分銷,第二次才是互聯網,那是幾年以后的事情了。

        阿里巴巴的商業核心淘寶網是2003年出現的,而劉強東的京東商城,則是2004年出現的。馬云做淘寶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感受到C2C的易趣,對阿里傳統B2B業務的潛在威脅。而劉強東做京東商城,則是因為已經做得不小的線下業務,遭受了非典的沖擊,于是轉而將業務重點放到網上。

        淘寶網的B2C頻道,是幾年以后逐漸形成并使用淘寶商城獨立域名發展的,當然,也有人認為淘寶網從一開始就是個B2C網站,只是披了件C2C的外衣而已。但京東商城從一開始就是B2C網站,在概念上非常清晰。兩家企業,在模式上這種模糊與清晰的分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兩位創始人的性格特點。

        阿里和京東,這些年各自遭遇很多公眾議論,其主要聚焦點還是在發展模式上。淘寶系做的是平臺,吸引商家入駐,自己本身并不做自營。而京東則是以自營起家,逐步向公眾平臺過度。這兩種模式的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淘寶系平臺門檻低一些,更容易聚眾,在供應鏈管理和物流上,則控制能力弱一些。但由于淘寶系自身不做自營,他們能較大程度避免初期的運營虧損,只需在平臺上持續投入即可。京東的門檻高一些,在供應鏈和物流上的經營力度很大,這給消費者帶來了良好的消費體驗。但由于京東自身自營業務比重過大,常會給外人以大幅虧損的印象。

        從消費者層面,會有兩種主要消費偏好,一種是注重價格因素,一種是注重服務因素,而這恰恰正是淘寶系和京東所各自擅長的?上驳氖牵@兩種消費偏好在中國都有相當的市場,馬云和劉強東正在做的,不外乎堅守自身獨有的營商價值取向,以取悅各自的消費群體,并通過對平臺的微幅調整,爭取對方的消費群體流失過來。這也是天貓和京東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平臺,能夠形成激烈競爭的一個內在邏輯。

        2012年12月的上海:小蕓和小晴是一對雙胞胎姐妹,現年25歲、她們的共同點不僅在于年齡和長相,對社會發展的看法,連教育背景和工作情況都差不多,收入情況也比較接近,妹妹小晴月入1萬元,比姐姐小蕓多1000。但不同點在于,姐姐網購從不去淘寶和天貓之外的平臺,而妹妹則主要去京東,從不去淘寶和天貓。

        很難想象這種有趣的差異,會存在于關系如此密切,且性情如此相似的兩個女孩身上。姐妹倆對此給出的理由更為有趣:

        小蕓:我主要買衣服。

        小晴:我買電子設備更多。

        小蕓:我喜歡享受網購的樂趣。

        小晴:我不想在買東西上浪費太多時間。

        小蕓:我有支付寶。

        小晴:我只用信用卡。

        小蕓:我更多是即興消費。

        小晴:我網上消費目的性很強。

        小蕓:我不在乎等兩天。

        小晴:最好是我買了以后馬上送到。

      分享:去哪兒網聲明:獲3.5億融資報道與事實不符
      網易科技訊 4月15日消息 今日,《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去哪兒獲百度、高瓴資本、紀源資本已完成對去哪兒網的新一輪投資,投資總作價5700萬美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而對于此報道,去哪兒網卻聲明稱與事實不符。 以下為去哪兒網聲明: 去哪兒網聲明如下: 目前關于去

      共2頁上一頁12下一頁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站長新聞/更新時間:2013-04-18
      相關站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