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動通訊應用Line如何挑戰Facebook?_站長新聞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暫無Tag,歡迎添加,賺取U幣!

      推薦:拯救百思買的5大變革之道:提升公司執行力
      拯救百思買的5大變革之道:提升公司執行力 CNN建議:百思買私有化;停止瘦身計劃,不要大幅減少各地門店數量;降低產品售價,減少對手網購價格優勢;提升服務質量;專注于提升公司執行力。

      日本移動通訊應用Line如何挑戰Facebook?

      Line第一次產品發布會海報(模板無憂配圖)

      模板無憂 王鑫 7月9日 綜合報道

      一個起步于移動終端的即時通訊應用發出挑戰Facebook的口號,你是否認為這只是一場炒作?如果該產品的一項新功能讓其在兩個月內就獲得了2800萬元的收入,你是否會覺得這個產品似乎還有些來頭?

      它就是目前風靡日本、臺灣、香港、泰國等地的通訊應用Line。背后的母公司是韓國最大互聯網公司NHN在日本的全資子公司NHN Japan。

      據上周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一次產品發布會上所介紹,目前Line在全球230個國家的總用戶數達到4500萬,其中日本用戶2000萬;在日本,44%智能手機用戶都使用Line;全球用戶每日通過Line傳輸的信息量達到一億。而此時距離2011年6月23日,即Line第一次產品上線的時間僅有一年時間。比微信還晚了5個月。

      和眾多通訊應用相比,Line提供著很多相似功能,發消息、發圖片、發視頻、發語音消息以及實時語音通話,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通訊應用市場中,Line以其差異化的產品特色掙得一席之地,甚至開始從一個應用走向一個平臺,它的野心能否成功是個未知數,但我們不妨先看看Line都做了些什么。

      日本移動通訊應用Line如何挑戰Facebook?

      Line應用界面(模板無憂配圖)

      Line核心武器:表情貼圖

      Line目前獨立開發的App包括通訊應用Line、圖片編輯應用Line Camera和卡片制作應用Line Card。后兩個應用可以和Line實現連接,通過Line Camera和Line Card制作的圖片和卡片都可以發送給Line上面的好友。

      應用Line既涉及移動端,也包括PC端。移動端版本包括iPhone、Android、Windows Phone版本以及iPad網頁版。PC客戶端包括Windows版和Mac OS X版。后推出的PC端產品對Line用戶的持續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

      于今年3、4月份推出的Line Camera和Line Card在推出首月也獲得了超百萬的下載量。

      除了以上三個獨立的App,Line在應用中添加的特色功能包括表情貼圖和Line翻譯。其中表情貼圖則成為Line一舉成名的核心武器。

      在用戶的使用反饋中,“聊天表情貼圖”是最吸引他們的功能。超過250種的表情貼圖讓用戶在使用Line時多了一個有趣的心情傳達工具。其中Line官方設計的非常可愛且特色鮮明的饅頭人、可妮兔、布朗熊和詹姆士飽受好評,也讓這四個卡通形象成為連接Line其它產品的重要元素。

      日本移動通訊應用Line如何挑戰Facebook?

      Line貼圖商店中售賣的表情貼圖(模板無憂配圖)

      于4月底推出的貼圖商店,即用戶可以付費買表情的功能讓Line第一次通過產品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入,上線兩個月,貼圖收入就達到了3.5億日元(約合2800萬人民幣)。

      Line翻譯功能幫助不同語言的用戶更好地聊天。當用戶添加相應的翻譯工具為好友并加入聊天群組中,用戶發出一條消息后,該翻譯工具可以迅速將該條消息翻譯成指定的語言,目前可以實現的語言包括中日、韓日、英日翻譯。

      此外,Line也通過和其它公司合作推出了部分產品和服務,比如和合作伙伴推出Line表情、和電信運營商推出辦業務送限量版Line玩偶、和手機制造商簽訂內置Line等。

      在7月4日推出的Line Birzzle則是另一個有意思的案例。Birzzle是韓國一款類寶石迷陣的消除類游戲。Line和Birzzle合作推出的新游戲Line Birzzle則添加了新的玩法。當Line用戶下載了該游戲,即可免費獲得一套關于該游戲的表情貼圖。在該種模式的激勵下,Line Birzzle上線首日就坐到了日本和臺灣App Store免費榜第一名。

      未來規劃:從工具演變成平臺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通訊應用大部分都有一個更大的目標,比如微信。當微信開始做朋友圈和建立開放平臺時,一個簡單的信息交流工具逐漸轉變為一個暗含更多可能性的社交平臺。這一點,同樣是Line的目標。

      在7月3日召開的產品發布會上,NHN Japan宣布將Line擴展成全新的平臺服務Line Channel。這個平臺將要涵蓋的服務面涉及游戲、優惠券、數字音樂、電子書、虛擬貨幣、社交。以上這些產品和服務都已給出了明確的推出時間表。它們首先面向日本用戶,但最終都將推向全球市場,包括中國。

      日本移動通訊應用Line如何挑戰Facebook?

      Line擴展成全新的平臺服務Line Channel(模板無憂配圖)

      據臺灣科技博客介紹,未來,用戶可以通過Line平臺,使用虛擬幣購買電子書。廠商也可以在Line設官方賬號,與Line用戶結為好友后,通過Line提供服務。

      當平臺服務近一步擴大后,還將整合新聞、問答、搜索和購物等功能。這些功能的提供者均是第三方合作伙伴,Line扮演的角色即實現B2C的渠道。

      和微信添加朋友圈相同,Line也將在應用中添加Home和Time Line功能,前者類似于用戶的個人主頁,上面可以分享照片和信息,好友可參與評論和添加表情。從產品圖看出,界面和私密社交應用Path有相似性。Time Line功能則相當于好友信息的匯集地。

      以上介紹,是否讓你更深刻地意識到,兩個不同國家開發的通訊應用,正在以驚人地相似性前進。只是,不能否認,Line和微信因地域差異性,體現出不同的產品基因。Line更卡通和活潑,微信似乎更折中。

      商業前景:挖掘用戶付費意愿

      據臺灣創市際市場研究公司調研的臺灣1131名智能手機用戶發現,Line的知名度達到94.1%,下載率75.3%,一直使用的用戶占61.2%。其中在貼圖商店中付費購買過表情貼圖的用戶占到3.2%,如果按機型來分,iOS的付費比率是6%,而Android為2.3%。其中付費用戶的平均消費金額為244.7臺幣,約52元人民幣。

      以上的調研結果對于在臺灣擁有600萬用戶的Line而言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如果產品能夠持續保持這樣的高粘度和用戶的付費意愿,Line的商業潛力呈現出不錯的前景。

      據臺灣科技媒體數位時代報道,Line事業部總經理姜玄玭曾表示,下半年將會陸續公布其它營收方式,明年Line將可能出現明確獲利,兩到三年后將可自負盈虧。

      面對Line的擴張野心,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稱,向來以消費電子產品為強項的日本,在互聯網時代很少出現享有全球盛名的互聯網產品。那么,這次能否通過Line從亞洲攻向全球市場,讓人期待。

      而在向全球化邁進的路上,微信也正躍躍欲試。如果Line要實現其海外用戶占比達到70%的目標,勢必會和微信形成競爭。根據第三方應用PositionApp的數據反饋,在多個地區的免費社交應用排行榜中,Line和微信的排名處在極為接近的境況中:

      在香港,微信排名第一,Line排名第三;

      在印度尼西亞,Line排名第一,微信排名第七;

      在新加坡,微信排名第一,Line排名第三;

      在美國,Line排名第50,微信排名第71;

      而在雙方的國家中,微信在日本排名第47,Line在中國大陸排名第26。

      雖然在挖掘第一桶金的路上,Line比微信率先嘗到了點甜頭。但Line真正的目標卻是Facebook。正如美國科技博客The Next Web所言,誰將真正讓Facebook陷入危機?答案:移動通訊應用。

      本文資料來源:臺灣科技博客Inside、臺灣App行情介紹網站App Guru、臺灣科技媒體數位時代。

      分享:Rye創始人:兒童教育市場還未成熟
      Rye創始人:兒童教育市場還未成熟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站長新聞/更新時間:2013-04-18
      相關站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