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編輯如何提高網絡新聞的表現形式_網絡編輯教程

      編輯Tag賺U幣
        網絡媒體的新聞報道中,占有絕對比重的是文字報道,文字報道在網絡媒體的新聞傳播中表現形式單一,可以通過二次加工的形式,將新聞內容以播音員播報等形式錄制成影像,制作成流媒體放到互聯網上,網絡媒體運用多媒體表現手段,也是提高傳播力的必要途徑。
        網絡新聞信息在傳播時的表現形式,并沒有隨著技術的進步而呈現出應有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即沿襲傳統平面媒體的文字報道特點,只有少數新聞稿件配以圖片,更遑論利用視頻、動畫等豐富多彩的手段了。新聞表現手法的單一,實在與網絡所具有的多媒體優勢很不協調。
        造成網絡媒體在傳遞新聞信息時面孔呆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集各媒體所長,無論在內容、形式等各個方面,都成為名副其實的多媒體,是值得思考的迫切問題。
        表現形式單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網絡媒體早已由簡單的菜單式的新聞頁面,變為豐富的、有多個層次的頁面,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頁面的表現形式還是更多地依賴單調的文字。新聞表現手法的單一,實在與網絡所具有的多媒體優勢很不協調。造成網絡媒體在傳遞新聞信息時面孔呆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這是網絡媒體對于新聞信息實效性的極度要求使然。在2005年的“哈爾濱停水事件”的報道中,在黑龍江省寧安縣山洪災難、哈爾濱市呼蘭區水災等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中,網絡媒體反應都是最快的,但是報道手段主要還是以文字為主,偶爾配發幾幅圖片,而且和海量的文字信息相比,圖片也顯得那么稀少。
        在松花江水污染當天的相關新聞中,網絡媒體更新了數十條,速度之快,信息傳遞之及時,無不令人稱道。幾乎所有的相關信息,都是靠文字來完成傳遞的,配圖的文章僅有兩篇。在所有表現形式中,文字的傳輸是最快捷也是最簡單的。龐大的信息更新需求,為求在最短的時間里,盡可能多的傳遞信息,幾乎所有的網站,都以文字為主。大量單一的文字表現形式,使新聞信息的傳遞效果和影響力降低了其預期的效應,不能不是一件憾事。
        其次,由于技術操作的原因,網絡媒體常常“偷懶”,“避難就易”。網絡新聞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是復制階段,如今,網絡新聞已經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加工整合階段,既加工了傳統媒體上的新聞,同時也增添了表現手段,如聲、圖、動漫等,被稱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亦或被稱為“新媒體”。新媒體在本質意義上是一種以個性化為精神指向的分眾化或小眾化媒體,從其表現形態而言,它的內容呈現方式可以根據傳授雙方的需要,在文本、音頻、視頻、圖像等之間,任意轉換或兼而有之,從而達到傳播效果的多極理想。其實,從1999年開始,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的網絡媒體,幾乎所有的當日新聞,都同時配有圖片、聲音、影像等信息。而國內的一些新聞網站,也嘗試著把一些重要新聞,用多種傳播方式表現。印刷媒體模式,聲音、影像、多媒體資料等。但是,目前國內大多數新聞網站在傳播新聞時的形式還是很單調的,表現力不強,僅僅是文字加圖片,其多媒體表現實行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網絡傳輸的天然優勢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而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改變之策
        如在突發事件現場,電臺記者可以第一時間用電話將了解到的信息傳回單位,再將電話報道錄音或以直播的形式發布,如果網絡記者也如此,相信電腦將語音轉化成流媒體的速度,比人將錄音轉化成文字的速度要快“幾秒”。這樣不僅提高了互聯網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真實感,現場感,也使得呆板的新聞網頁多了幾分“聲色”。然后再根據前方記者傳回的電話報道寫成文字報道,輔以圖片、流媒體等報道,這樣的時效性強的網絡新聞報道豈不“色、香、味”俱全。
        現在,現場連線報道正在作為廣播新聞的一種常態,也是面對突發事件、應急反映的主要報道手段。現場連線報道的“快”,網絡媒體不妨拿來一用。
        從信息傳播的狀態看,報紙需要寫作、排版、印刷,電視需要前期拍攝、編輯制作,網絡也要有一個錄入過程。而現場連線報道,從信息采集到轉化成流媒體發布到新聞網頁上,比報紙、電視更容易、更簡單,幾乎與新聞事件、重大活動同步傳播。而且,聲音本身就是豐富網絡新聞報道的一種很好的形式。聽網絡新聞沒有必要像讀報紙那樣在相對靜止的狀態下進行,更沒有必要像看電視那樣只有坐在屏幕前才能實現信息的接受。可以讓網絡媒體受眾的耳、手、眼同時完成不同主題的任務,讓人們可以摘下眼鏡同樣可以在網頁中聽到信息,滿足信息需求。
        網絡媒體的新聞報道中,占有絕對比重的是文字報道,文字報道在網絡媒體的新聞傳播中表現形式單一,可以通過二次加工的形式,將新聞內容以播音員播報等形式錄制成影像,制作成流媒體放到互聯網上,如此二次加工的新聞傳播方式不僅可以通過聲音、表情、短評等豐富新聞內容的感染力,而且便于解放受眾疲勞的雙眼。
        在網絡傳播中,受眾可以對信息進行自由選擇,包括選擇信息內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時間和順序。網上媒體采用多媒體技術向網上發布信息,不僅發布關于該信息的文本,還能顯示圖像、聲音,供受眾自由選用。在信息的編排上,網上媒體除少數重大新聞事件采取同步傳播外,對大多數信息采取異步傳播,將各種信息散布在網上,并隨時更新,讓受者去“點播”,使受者可以隨時在網上按自己喜愛的順序瀏覽或下載新聞信息。當然這種瀏覽的方式如果僅僅是閱讀文字,那就與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無二了,網絡媒體的優勢就無從談起了。
        提高網絡媒體傳播力
        從理論上講,網絡媒體在傳播新聞時力求多種方式也是有現實基礎的。互聯網以非線性方式把信息送到廣大受眾中,是一種包含了印刷、電影、廣播和電視等功能齊全的信息媒介。從意媒看,它以文字、圖像以及聲音,構成再現信息的多種形式。網絡媒體具有各種媒體的綜合優勢,就應該發揮出綜合的作用。
        網絡媒體運用多媒體表現手段,也是提高傳播力的必要途徑。媒介的傳播力包括傳播的信息量、傳播速度、信息的覆蓋面以及影響效果。其中影響效果是媒介傳播力的主要指標。技術手段是傳播力的決定性因素——在網絡傳播中的信息,以數字形式存貯在光、磁等存貯介質上,通過計算機網絡高速傳播,并通過計算機或類似設備閱讀使用。網絡傳播以計算機通信網絡為基礎,進行信息傳遞、交流和利用,從而達到傳播的目的。我國網絡媒體的發展只有短短10年的時間,新聞網站明顯存在著能力上的不足,這些能力包括資金滿足程度、人員素質的高低、高層次人才的多寡、技術開發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等等。新聞網站很多都是以傳統媒體作為依托,既是傳統媒體在信息技術領域向空間和未來的一種拓展和延伸,又是新興的網絡信息技術向傳統傳播業的滲透。所以它還存在著和傳統媒體優勢共生的劣勢,即新聞網站在享受傳統媒體優勢成果的同時,又不得不受其負面影響的拖累,包括傳統媒體從體制到觀念、方式、方法中長期積淀下來的負面的東西。這也是網絡新聞媒體在傳遞新聞信息時,還是以傳統媒體的表現手段為主的一個重要原因。
        網絡新聞媒體的先天優勢很多,在日益紛繁的媒體競爭中,如何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集各種介質媒體所長,無論在內容、形式等各個方面,都成為名副其實的多媒體,這是應該思考的一個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網絡編輯教程/更新時間:2012-06-06
      相關網絡編輯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