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成功的專題及其流程_網絡編輯教程
成功的網絡編輯不但要有搜集、處理、發布信息的能力,還要有優化、策劃方面的技能,針對某些用戶關心的問題制作相應的專題。
我們為什么做專題?
媒體通過一個專題表達一個對公眾有益的事實(真相)或者想法。
在中國這個國度里,首先我們要分清,哪些更像人,哪些人更像動物?然后我們要弄清我們是為哪些人服務。也就是說,我們網聚的是哪些“人”的力量。接下來,作為媒體,作為公眾的信息提供者和服務者,我們通過什么網聚人的力量?還是通過優質的新聞信息和新聞分析。當然,說得漂亮很重要,但是做得漂亮更重要。說,是說給自己聽的,做,才是做給服務群體看的聽的。
現在的背景和現實下,俺們只好去做專題,通過專題來發聲,為網民提供專業的新聞信息和新聞分析服務,為俺們的公眾提供專業服務。因為專題其實就是一種表達媒體自己立場和新觀點的形式,是媒體通過新聞和評信紙來表達觀點的一種形式。為什么做專題要開策劃會,因為專題表達本媒體的觀點,也就是這個媒體工作團隊共同探索思考并認同的觀點,而不應該是這個團隊哪一個人的觀點。
我們通過專題要實現的目標:
1、自己生產新聞,通過專題論壇和專題體本身。
2、產生我們這份媒體自己的原創評論,也通過專題。
一個專題只表達一個鮮明的對用戶真正有益的觀點。本專題所有的新聞和評論都指向這個觀點,最終為表現這個觀點服務。
我們做什么樣的專題?
做專題,首先是要能和讀者產生強烈互動,然后是要能產生一個媒體自己的新觀點。強烈互動首先是從選擇專題的新聞事件來表現,評論的表現手法,讀者的參與。比如網友評論等等。
好專題的標準:既是真正有價值,又能與讀者產生強烈的互動,同時讓讀者產生得到真正好的優質的媒體服務的感覺。我們是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新聞信息服務,而不是欺騙愚弄讀者,提供虛假的信息服務,也就是以媒體的專業工作來提供真正優質的深入的無限于接愛事實真相的新聞信息和真正專業的優質的新聞分析。把真相告訴用戶,把真話告訴用戶。
1、要能與讀者產生強烈的互動,或感動或憤怒或驚奇或渴望;
2、要能產生一個真正的屬于媒體的好的鮮觀點;
3、基本結構的表現形式要鮮活多樣。
當然真正關鍵的還是要稿子好,各種稿子是表現專題的最基本元素。不管是新聞謝還是“評論”稿。
專題的風格
現在的網站專題浩如煙海,一天產生一萬個,怎么樣讓人記住,讓人下次還來看。惟一的方法是要有自己的性格,做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專題。
我追求的專題新聞風格目標是:生猛、搞笑。
生猛是為網友負責,之所以說生猛,是相對于官媒(紙媒而言)的,搞笑一是為了更加看,二也是和偉大的宣傳部玩游戲,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糖衣炮彈更讓新聞黨衛軍容易接受。
用新聞事件的關注選擇和評論來表達本媒體觀點。這就是體現編輯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操守的地方。這需要編輯也就是媒體從業人員能過自己的職業精神和專業質素去采寫、編輯、判斷、選擇、策劃真正優質對用戶有益的互動性強(也就是好看吸引人)的新聞信息,真正好的能夠站在民眾這邊代表媒體立場的專業優質評論,專業的新聞分析,這都需要通過編輯的專業能力去完成。
我們的追求:做互動性強,有價值的專題。對于用戶來說,專題的互動性主要是通過新聞信息的選擇和專題的表現形式以及媒體觀點來完成的,而專題價值也基本上通過這些來完成了,當然主要還是通過新聞分析,也就是評論。
如果找不到說出真相的貼子和講出真話的真正專業的分析,就不要做這個專題。如果你的這個專題不能無法或不敢給服務的用戶真正的真相和真話,就不要做。
讓我們做的專題成為千萬個專題的“這一個”。
我們怎么做專題?
新聞和評論的來源
如何解決當下大陸網站新聞來源和評論來源?
新聞來源:
基本方法是從網絡上來。用百度從網上搜索。快捷迅速科學。
從網絡上來,浩如大海的網媒上有無窮盡的新聞。紙媒提供的,網媒自己產生的,比如天涯除了生產評論外還生產大量的新聞。在新聞同質化的年代,這是最好的也是最科學的一條得到新聞的方法。但有一條必須說明,媒體必須給作者支付一定的勞動報酬。
現實有三種,一種是官媒的,一種是網媒的,一種是本網媒自己生產的。后兩種除了用官媒的外,就是網友自己提供的。
官媒的。這種路大家都在搶,不止是搶,而且是為了這些假冒偽劣產品搶得頭破血流,這是中國新聞環境下惟一“合法”但其實永遠不會更優質的新聞提供來源。需要本媒體從業人員通過專業質素和職業操守去分析去編輯去選擇。
網友的。美國有一個Bigge網站,他是一個校園新聞網,但是他沒有一名記者,所有的新聞來自于網友自己提供上來與大家分享。目前來說,這可能是真正能產生優質新聞信息的來源,但需要本媒體從業人員通過專業質素和職業操守去分析去編輯去選擇。
本網媒自己采訪的。這條路最終行得通,但眼下基本行不通。
關于專題的新聞選擇:
新聞的底線和目的地是說出真相;評論的底線和目的地是講出真話。至于表現形式,如何說如何講,則是第二步,讓讀者在最快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的工具。專題其實就是互動性更強,表現形式更豐富的代表媒體立場的長篇評論。對專題新聞的標題評價,首先是從本媒體主流用戶群體關注的數量和關注度,也就是他們與該新聞發生反應的劇烈程度。我們要弄清兩兩個問題:誰是我們的主流用戶?我們的主流用戶和官媒有什么不同?張亞勤說服務產生價值,如果你連服務的對像都搞錯了,還能產生什么價值?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我們是為誰提供新聞服務?對于他們而言,我們提供的是不是他們真正關注需要的有價值的專業新聞服務,至于互動性,則是第二步。專題里的新聞一定要為表達你的觀點服務,每一條新聞都是為了支撐媒體做這個專題想要表達的觀點和告訴受眾對受眾有益的想法,就像鳳凰衛視做的《一寸山河一寸血》那樣,所有披露的信息都是想表達鳳凰衛視想表達的一個觀點:其實國民黨是抗日主力。不管他想表達的觀點對不對,但專題操作的技術應該是這樣的。
總之就是讓觀眾看了后得到一個你想說的印象,就像我們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里被遮蔽的那些新聞資料、信息,受眾自然而然會得出一個結論:哦,原來抗日的主力是國民黨部隊啊。——這個觀點其實不對,真正抗日的其實是中華民族的老百姓,但這不是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而更多的是職業操守上面的事了。
這樣做出來專題,才是有靈魂的專題,這是職業質素,至于是好的有價值的對公眾有益的靈魂還是有害的靈魂,則是取決于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了。
只要對這個專題“有用”的新聞,而不是什么有點關系的新聞都往這里放,那成了一個垃圾筐了。不要搞什么“包場”,那是一種很蠢的辦法。你搞包場,搞得過新浪嗎?
什么樣的新聞事件(新聞)才算真正有價值呢?
也就是專題的新聞事件或新聞第一信息源的選擇。
首先要是大眾媒介服務的大眾真正感興趣的,他們也真正非常關注的有權利知道的新聞信息,而不是像“兩會”這種偽新聞事件或新聞源。二是媒體自身也關注的,并且能夠通過關注來表達媒體立場的。是否值得關注,這需要專業的媒體判斷,要關注真正有價值的新聞事件,而不是像“兩會”“學雷鋒”這樣的一砣砣狗屎,是否有價值,是對于我們服務的公眾讀者而言的。
從表現看,專題似乎都是關注最新發生的真正有價值的新聞事件,但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對剛剛發生的媒體(我是說真正的媒體)服務的受眾(我是指這個社會的大多數,民眾)真正關心的新聞事件的關注,通過各種方式的“關注”來表達媒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第二種是作為媒體(媒體從業人員),通過自己的媒體職業質素,想要表達自己對某項社會公共事務有自己的立場和經過長期思索探索得到的一個對服務媒體真正有益的新觀點時,剛好這時發生了一起最好的作為表達介質的新聞事件,從而立馬去通過關注這起新聞事件來表達自己的新觀點。
評論來源:
1、代表本媒體傳播理念和價值標準和自己的專職評論員。比如天涯社區、鳳凰衛視等真正追求獨立意見的大眾媒體。這條目標似乎現在還處于重重壓迫窄縫中,但是是最終的路。天涯給我的啟示,是什么成就了天涯,我想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功勞要給他的評論,具體說來,就是它首頁聚焦上的人文欄,社會欄。眼下可能通過本媒編輯的選擇判斷和編輯,包裝為本媒體的評論發出來。可以從天涯等優質論壇和本網站論壇上獲得。不光光是對評論的編輯選擇,其實對專題頭條新聞的選擇也表明了媒體的立場。因為這表明了媒體的關注對象和服務對象。
2、官媒評論員寫的稿。當然代表官媒的價值標準和媒體立場。這些新聞評論因為大部分是長期為官媒寫稿的官媒評論員,所以他們的新聞分析基本與我們的服務對像互動性不強,甚至可以用“很差或者沒有”來表揚。
3、網友評論員。一是相關的博客(其實就是專欄),一是從相關的大眾或專業論壇上來。知名的不知各的。這些評論員基本來自民間,不管是用匿名還是網名,他們寫的更加生猛,是真正的無間隙地更加真實的與新聞發生“關系”,而不會去隔了一層,寫那種太監式的新聞分析,因為來自民間代表民間,這些被官媒稱為“網絡暴民”的知名網友寫的原生態評論其實才是接近真正媒體的評論,也可以說,中國式網絡暴民的評論往往才可能產生真正的新聞分析,也叫時評。我們的評論可以從新浪博客和天涯各個論壇以及這兩個網站的網友跟貼上去組稿編輯。(專業的大眾的都有。)
網絡專題的形式
具體就是新聞區和分析區用什么方式來表現。
專題的基本結構就是新聞和評論。主要由新聞信息區和新聞分析區組成。但是這兩個區的表現形式則是非常多種多樣的。而且也是根據不同的新聞來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
表現欄目:
新聞區的:新聞事件里的人物面對面,密訪,狗仔偷聽隊等等表現形式。新聞分析里有網友評論,評論員PK,華人連線、專題論壇(可以與論壇互動,在論壇上特開一個本次專題論壇)。
表現媒質:
視頻、文字、FLASH。根據網絡的特質,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視頻和動漫和論壇等。
新聞和新聞分析的選擇
一、選擇新聞信息
首先是第一新聞信息,標準是最新,最鮮的能引起新聞服務對像強烈反應的新聞事件。
二、選擇新聞分析人。
基本有三類,一種是本媒體評論員,一種是專家,一種是大眾。
專題模板:
專題標題:盡量搞笑、生猛、新鮮一點,這樣才能再第一時間讓人眼睛一亮,互動性才會強。
專題主新聞:頭條新聞。
專題導語
新聞區(最新鮮的消息,最新鮮的信息。)
標志事件:
導語:
新聞:(大標題,附大的模糊陰影式正面圖片)
人物
大圖片:博客鏈接,地址
博客交鋒
激戰現場
視頻資料:鳳凰衛視房價成本節目:任志強PK易憲容,房價成本是否應該公開(播出時間:2006年12月23日(星期六)晚上8:30)
視頻地址:http://alandi.gbaopan.com/files/962312d58f094533b9df2be909d38b4b.gbp
標志事件:
導語:
相關新聞
評論區(最新鮮的評論,也就是最新鮮的新聞分析。)
專家視點
主要觀點:
媒體觀察(紙媒)
主要觀點:
網友觀點(網媒、博客
主要觀點:
網友調查:其實也是代表媒體立場的一種評論形式。
流程:
從網絡上搜集:新聞資料;評論資料;圖片資料——做專題文稿結構——做文字稿及首頁提要文字——畫專題首頁版式圖——用dreamweaver做首頁樣式和二級頁面樣式——把正文字放進首頁和分頁樣式。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網絡編輯教程-如何制作成功的專題及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