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編輯的主要職責與技能要求_網絡編輯教程
網絡編輯的主要職責:
* 網站結構與內容的策劃與組織
* 網站運作中與技術等部門的溝通協作
* 欄目內容的采編與日常維護
* 信息合作渠道的建立與維護
編輯在我心中到底應該是些什么人,自己做了網絡編輯后對此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展開來說,題目很大,所以這里只想就編輯的基本素質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在素質兩字前加了“基本”二字,也就是說這是作為編輯首先要具備的,而不是編輯素質的最高標準。
那么作為編輯,嚴格來說是網絡編輯,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到底是什么呢?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探討一下編輯工作的基本過程或者說是基本構成要素。
編輯工作的基本構成要素是什么?網絡編輯的編輯過程怎樣?工作環節有哪些?不同的網站,不同的題材,不同的網絡設計程序自然造成編輯工作的各有差別,但從大的方面來說,應該還是相通的,存大同而小異矣。
搞清了編輯工作的基本構成要素與工作環節,那么作為編輯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也就自然的可以得出了。為了闡釋更加清晰明了,在此不妨也八股一回,用一二三的羅列形式,以條目舉之。
首先,作為編輯應當具備強烈的社會使命感、飽滿的工作熱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職業責任心,把出好作品、出新人作為自己的職業追求。這個責任心既包括對稿件審核工作的,也包括對編輯部、對作者、對讀者的。對于這一點,其實也是從事其他行業、其他職業必備的職業精神。
其次,作為編輯,對待作者應尊重、熱情、執著、誠懇。編輯和作者是創造共同體,要以創造主體的姿態“投入熱情”.編輯不應當將自己的工作僅僅看作是作者與讀者之間“架起的一座橋”,編輯還應該將自己視為作品的“父親”,是在“借作者之腹生自己的兒子”(韜奮出版獎獲得者、著名編輯王建輝語).編輯在審讀過程中,要把自己的“基因”輸進去,同作者一起去孕育“新生兒”.由此,如果不具備這種熱情和執著,編輯就不可能下大力氣去審讀作品,提出自己最為中肯的意見或建議,就不可能與作者進行很好的有價值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也就不可能充分挖掘作者潛力把更好、更優秀的作品呈現在讀者面前。
第三,作為編輯還應學會一些交流與溝通的“藝術”.盡管我們尊重一切創造,尊重每個人的積極性,重視每一部作品,但是這一切都需要能力作背景。編輯在審稿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需要挖潛和提升的作品,也經常會遇到一些不符合發稿要求的作品,這就需要編輯與作者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個人認為,編輯與作者的交流、溝通,態度應誠懇,氣氛須和諧,陳述意見要坦率,觀點當鮮明,既不含糊,又誠心誠意,最好是保持一種商量的口吻,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如果作者的作品確實達不到發稿要求,應明確的告訴作者,中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必要時做出適當的解釋。
第四,作為編輯應具備一顆包容不同體裁、不同風格作品并平等對待每位網友的心。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情緒化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喜好與偏愛。但作為編輯,編審過程中應將這種情緒化和個人喜好與偏愛壓縮到最低的限度,表現出最大程度的包容與理解,認真而平等的對待每個作者和每件作品。不管作品是否為自己喜歡的風格、體裁和題材,都要認真而細致的去審讀,仔細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不應因自己的喜好和偏愛故意提高某作品的價值或檔次,也不應因自己的喜好和偏愛而貶低、埋沒某些與己之風格不類的優秀作品。
第五,作為網絡編輯必須要有充裕的上網時間并具備最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和網絡知識(高技術的網頁制作和程序編制可交有專業人員來完成).這一點不用過多的解釋,相必大多數人都能夠了解和清楚。沒有足夠的上網時間做保證,不會使用簡單的計算機辦公用具(如OFFICE辦公軟件)、網絡工具(如電子郵件、系統消息、留言板、讀編交流論壇等)和不懂得一定的網絡語言代碼,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審稿、排版等編輯工作,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作者與編輯之間、讀者與編輯之間、編輯與編輯部之間、編輯與網站之間的相互交流,不可能做好專題網頁制作。
第六,作為網絡編輯應具備相當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能正確的駕馭文字,能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等基本語言要素。盡管有一手漂亮的文字,能寫出幾部優秀的作品,對于編輯來說能夠給作者、讀者帶來一種編輯信任感,但個人認為這不應成為選擇和衡量編輯的標準。寫作是需要靈氣的,優秀的作品并非具備了高深淵厚的知識和廣博閱歷就能寫出,因此對于編輯不應強求他必須寫出漂亮的美文。但是,既為編輯,最起碼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還是應該具備的,起碼在他自己負責審核的體裁方面,應具備較好的寫作水平。如果自身寫出的文字連語句都不能通順,錯別字、錯誤標點迭出,又怎么能企求他發現作者投稿中的文字性錯誤呢?
第七,作為網絡編輯應該在其所負責的領域具備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對所負責領域的最新發展和動態有較好的了解與掌握,并對其他相關領域有較多的涉獵。也就是說,作為網絡編輯他應是自己所負責領域的學者或準學者,并具備廣博的其他知識層面。以古詩詞編輯為例,作為編輯他起碼應該對古體詩詞方面的相關知識與理論有比較深的研究和掌握,通過各種傳媒和信息了解古詩詞的最新發展。一個作品擺在面前,先不管作品質量如何,他首先應該判斷出這個作品屬于什么體裁形式,有什么具體要求,是否符合這些要求,然后再認真仔細的去閱讀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境,分析和評判作品質量的優劣,斟酌推敲作品的譴詞造句、章法布局、典故運用等是否合適恰當,是否還存在其他問題。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那他是不能夠承擔古詩詞編輯工作的。其實這不僅是對網絡編輯的基本要求,也是對傳統媒體編輯的基本要求。
第八,作為編輯應該具備比較好的作品鑒賞力和挖潛力。編輯活動的基本內涵是開發、選擇原型作品,加以最大限度的組合、優化,通過一定載體,使之成為可向公眾傳播的成品,進而向公眾和社會推薦優秀作品與作者(尤其是新人).編輯活動具有“導向”的作用。沒有較好的鑒賞能力,就不可能甄別出作品的好壞優劣,就不可能發現好的、優秀的作品和作者;沒有較好的挖潛能力,就不可能使普通作品提升為優秀的作品。同時,沒有較好的作品鑒賞力和挖潛力,也就不可能使編輯的作品符合大至社會、國家,小至網站、作者、讀者的利益。編輯的任務,個人認為首要的應當是發現、挖掘、提升那些具有一定價值的好的、優秀的和具備一定潛質的作品和作者并把這些作品、作者推薦給讀者。這里所說的提升,是指編輯幫助作者提升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要發現、挖掘好的、優秀的作品,沒有一定的作品鑒賞力自然不行;要挖潛、提升那些具潛在質量和價值的作品沒有較好的挖潛力也就難以為之。盡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編輯只是一個中介,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一座橋”,但編輯的主觀創造性和挖潛、提升力絕不應給予忽視。忘記了曾一個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20世紀80年代初,中科院自然史所的申漳,寫了一部叫做《簡明科學技術史話》的書稿。他第一次寫書,心里沒底,便把書稿送給所里領導審閱,得到的是否定的評語。他不甘心,便又將書稿送到中青社自然科學編審室。該社副總編輯兼編輯室主任王幼于審讀了書稿,發現其中的潛在價值,便指定一位資深編輯擔任責任編輯,負責處理這部書稿。他同責任編輯談了整整一天,從書稿的結構、體例、指導思想到內容取舍,詳盡地闡述了自己的意見。在責任編輯的幫助下,《簡明科學技術史話》終于出版了。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讀了很為贊賞,親自撰文推薦。當年,《簡明科學技術史話》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由此可見,作為編輯其作品的鑒賞、發現、挖潛、提升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第九,作為編輯應具有對作品加工完善的能力。對作品直接進行加工完善或通過指導間接完成作品的加工與完善,即通過加工,使作品更加完美,從而達到發表和出版要求,是編輯工作的基本任務之一。作者寫作過程中或因為粗心、疏漏、失誤出現一些錯誤,或受思想、知識的局限性而導致不足乃至錯誤,這都是難免的,這就需要編輯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細心發現并指導作者修正這些錯誤。編輯加工這項工作,就好比房屋裝修過程中最后的清潔整飾,可以立馬呈顯和提升裝修的檔次,是不可或缺也來不得半點馬虎的,應精益求精地做好這項工作。作品的加工既要注意大的方面,比如立意、結構、布局、章法等,又要注意小的方面,包括改正錯別字,糾正標點符號錯誤,乃至體例格式的統一和規范,目的是使展現在讀者面前的作品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和諧完美。文字編輯加工完善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在某種意義上,加工比寫作還要艱難。古人云:“改章難于造篇,易字艱于代句。”難于何處?難在“字易而意留”,既不改變作者原意,也不改變作者風格,卻能夠使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達到更高水平的和諧完美。沒有相當的文字功底,是做不好文字加工這項工作的。有鑒于此,本人提倡對作品的加工和完善編輯能為之則為之,不能為就提出自己的指導意見由作者自己去完成,尤其是涉及作品的結構、章法、譴詞、造句等方面,最好是采取后一種即指導加工的方式,因為這很可能牽涉到作者的寫作本意與風格。但是,即使是采取指導加工方式,編輯自身也必須具備這個加工能力,并能夠發現和識別作品的不足、缺陷與錯誤,從而更好的指導作者加以修正和改進。
第十,作為網絡編輯,應耐得孤獨和寂寞,經得作者的質疑或謾罵。網絡編輯大多都是義務為網友服務,進入編輯部面對的只是熒屏和一大堆的投稿,見不到任何人的面,不能和任何人說話,只有自己在默默的審稿。因此要做好網絡編輯,耐得孤獨、寂寞,有長久堅持的恒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時候。編輯是人,既是人就不可避免發生一些錯誤,這時作者或讀者就可能通過不同的渠道發出質疑,這要認真的對待和細心的解答。這個過程中,作者或讀者還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過激言行甚至謾罵行為,對此要有足夠的忍受力,避免與作者發生正面沖突。承受不了這樣的孤獨、寂寞和謾罵,要做一個合格的網絡編輯是很難的,或者說是根本就不可能的。我想這也是很多紅袖老編輯審稿逐漸少了或一個個脫離編輯部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十條,是個人以為的網絡編輯必備基本條件或素質。這十條中,自然也有輕有重,不可一概而論。選擇和申請編輯能全部滿足這些要求當然好,但如果有那么一兩條非關至要之素質沒有達到,也不必過于苛求,可以在工作中邊學習邊改進。
編輯,是通過文字來進行交流,通過文字來表達他們的內心世界與情感。作為一名編輯,一般都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而且經常會在作家與出版商之間充當橋梁的作用。他們將作家們的作品進行加工,使之更加符合時代的潮流與風格,并確保每一篇文章都能適合特定的出版商。他們的角色,橫跨了生產與管理領域,他們即要幫助作家進行預算,確定作品的最后期限,計劃作品發表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要對這些作品進行編輯工作,提高作品的質量與可讀性。
編輯這一職業,在很多領域都有用武之地,只是職位稱呼不同而已。廣告公司通常會聘請廣告文案編寫人員來創造編寫一些極富創意、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廣告詞語,從而達到宣傳公司品牌、推銷產品的目的。公關公司需要編輯制作新聞發布稿、編寫年度報告、起草演說辭等。
編輯需要有很強的語言掌握能力,即要懂得遵守這門語言的一些“規則”,又要知道何時能夠打破常規,發揮創造力。同時,還要求具備隨時掌握和收集大量信息,并加以歸納總結,以為己用的能力。當你在閱讀一部作品或者說是一篇文章時,應當以客觀的態度對待之。不僅僅是檢查一些錯別字,而且要加上自己的一些評價,一些看法。
大多數編輯需要具備大學學歷,新聞、通信或英語、中文專業畢業。而擁有一定的寫作經驗也是至關重要的。通常這些經驗是通過實習或向當地的報紙媒體等投稿來獲得的。
當然,如今高新技術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互聯網這一全世界最大的載體,來宣傳自己的作品,因而也就產生了網絡編輯這一新新職業。與普通媒體不同,網絡編輯需要具備相當的技術水平,比如熟練運用MS WORD編寫文章的能力,甚至是運用HTML語言制作頁面的能力。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網絡編輯教程-網絡編輯的主要職責與技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