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絡編輯的修養_網絡編輯教程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網絡編輯添加

        序言
        一個網絡編輯的修養
        如今的新聞出版業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網絡編輯既是一個新的專門職業形態,也是大眾正在熟悉甚至也需要掌握的一門技能(比如博客)。作為從業者之一,我簡單談談自己對網絡編輯修養的認識。

        首先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養成。網站可以每分鐘監測用戶的訪問行為:從哪里進來,點擊了哪些標題和鏈接,然后又去了哪里。編輯任何的生產和勞動都可以從用戶的消費行為中得到即時和客觀的反饋,因此“以用戶為中心”是網絡編輯的基礎性修養。它要求從業者有幾個起碼的意識,比如對網頁下載速度和兼容性的苛刻追求,瘋狂重視網站首頁的更新和呈現等。話說起來簡單,但如果對照很多網站的組織結構設置、人員配備和資金投入來看,這些方面并未得到有效的重視。

          網絡編輯經常講入口、路徑、導航和匯總幾個概念,這也是對互聯網修養的培育。每個網頁都是一個產品,用戶從一個網頁沖浪到另一個網頁都是把握用戶需求、推銷產品和創造更多消費的機遇。頁面設計和路徑安排讓用戶困惑甚至產生挫折感則是常見的問題,包括頻繁改版,輕率地修改導航,標題和鏈接用詞過于專業化、生僻和拗口,廣告干擾、彈出窗口等。

        編輯的互聯網修養還包括對互動的認識和把握。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大家都知道,中國很多知名網站都是從做BBS起家的,即使是現在,用戶瀏覽論壇和博客的內容遠遠超過新聞。很多做報紙雜志的媒體人跳槽到網絡后表現不一,有的“水土不服”,有的則如魚得水。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凡屬在轉型網絡編輯后3個月內對互動社區工具和內容十分感興趣并身體力行的人普遍都容易適應網絡媒體的工作,并容易發揮出自己在傳統媒體方面的專長。有些編輯,尤其是主編、總編輯,從來沒有泡過壇子、寫過博客,也在葉公好龍地號稱重視互動,這是很可笑的。
        網絡出版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合一的出版,網絡編輯每發布一條信息實際上既是面向本網站的出版,也是面向搜索引擎、SNS和其他消費渠道的出版。因此,編輯的互聯網修養還包括對發行渠道的認識和運用。為什么大家現在都很重視SEO(搜索引擎優化),為什么那么多用戶通過QQ的彈出窗口閱讀資訊,為什么網址導航站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什么用戶喜歡在SNS上分享朋友們的信息?這些都是渠道使然。信息是電子化物品,生產、付運、消費和支付四者合一,有的時候甚至4步同時完成,比如閱讀一篇文章(消費)的同時,附加了一篇評論(生產),同時也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了好友們(付運)。

        編輯有沒有互聯網修養,造詣深不深,打個比喻,有點像企業家對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理解。有互聯網修養的編輯,以用戶為中心,關注客戶的需求和需求變化,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不排斥新的工具和生產手段,重視技術創新,積極主動尋找一切可能的消費渠道,屬于市場經濟流派。相反,沒有互聯網修養的編輯,容易宏大敘事、好大喜功、自說自話,整天高高在上搞一些同質化的東西還自以為高明,東西做不好就抱怨**監管,點擊率不高就抱怨消費者素質太低,說白了就是計劃經濟的“等靠要”思想。

        除互聯網修養,網絡編輯十分重要的素質還包括媒體修養和工具修養。編輯行為天生具備媒體和廣播基因,是一種對他人和對社會施予價值觀影響的文化行為。一個合格的網絡編輯自身必須是啟蒙的,有堅定和獨特的常識思維和價值判斷,不為權勢所動,不為金錢**所動,秉持公平和正義,推動社會進步。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這是由于一方面網絡編輯受專業訓練少、職業歸宿感不強;另一方面,網絡的語言暴力成本太低,對編輯**很大。編輯的工具修養是指熟練運用各種硬件設備和電腦軟件完成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媒體的延時、實時出版,這些都是必需的技能,F在很多網絡主編有腦無手,工作起來很被動,等先后幾代網絡編輯逐步成長并擔負主管崗位后,情況當會發生變化。

       搜狐副總裁 方剛
        2009年12月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網絡編輯教程/更新時間:2012-06-06
      相關網絡編輯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