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編輯的產品意識與能力 為什么選擇網絡編輯這個職業_網絡編輯教程

      編輯Tag賺U幣

              第二,為什么選擇網編這樣一個職業?

              我希望大家都能花幾分鐘來認真想想我為什么要做網編?是因為它起點很低么?還是其他原因?有人說有興趣、喜歡上網、更加自由等,大家說得都比較對,也比較實際,這個問題也沒有標準的解答。這里我講的內容也是一樣的,我說得不一定正確,所有問題都可以拿來討論。我認為你從事一個行業,做一個事情,其中所有的東西比如金錢、地位、榮譽、名銜等這些都是可以用其他資源換到的,只有時間不可以。時間是你生命過程中唯一不可逆、不可彌補的東西。所以當你花費了珍貴的生命在這個行業,你一定要讓它花費得有價值。所以你要想,你在做什么,你會做什么,你想做什么。這3個問題的答案決定了你的職業生涯,甚至于你的個人軌跡。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你正在做的不一定是你想做的,你想做的不一定是你能做的,那么我們現在做的這些事情是為了什么?我們可以說當下就是為了掙錢,這不是不行,掙錢是一種非常正當和合理的想法,但在你的職業生涯或人生中不能永遠是這種想法。你必須要讓自己花費掉的青春年華得到除了簡單的物質回報外,還有更多更高層次的東西。

              現在回到正題,我們看這張幻燈片。大家對網編會有這樣的判斷:搬運工、加班且沒有加班費、薪水低(最低薪水除了前臺可能就是網編了,好一點的前臺可能還會更高些)、新人的威脅和未知的前途。沒有一技之長可以傍身,又隨時有新人可以頂上來,因為門檻低,新的畢業生會隨時趕上來,他們要求的薪水又很低,你如果沒有向上走一層,你的競爭力就會非常弱。當然從整體來看,所有入門級的工作和職位都是這樣的,我們只會抱怨沒有用,也沒有必要抱怨。

              為了避免大家有這些消極的想法,應該先建立心理優勢,我們可以來看一個對比,傳統編輯的核心技能包括:很好的文字能力、選題策劃能力、行業知識儲備、做版或剪輯能力等。

              對網編來說,核心技能則要求更多,除了以上所有之外,還包括相關工具使用技能、推廣能力、用戶分析能力、市場調研能力、HTML3和CSS4等基本網頁技巧、美工功底等。

              通過這一簡單對比,我們就能發現,原來網絡編輯需要做的事比傳統媒體編輯多得多,做一個合格的網編對你們的要求非常高。所以當你掌握好這樣的技能后,可以去任何一家平媒工作,你所欠缺的可能只是行業人脈。在平媒,很多時候有人脈就有一切。而網媒的社會影響力還沒平媒那么高,網編僅僅只有人脈的話根本不會有太大發展,就算門戶級頻道的主編,他對行業人士的影響也絕對沒有平媒主編的影響力大。因此在網絡媒體中,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再配合以好的人脈,你就會有好的發展。

              現在我們來看看網絡編輯的發展方向,我認為網絡媒體或者說電子媒體代表了媒體的未來走向。美國最著名的300家媒體已經倒閉了一半還多,這是一個媒體劇變的時代。無論國際國內,每一個媒體都在主動或被動、情愿或不情愿地迎接這一時代的變革。

              起初平媒并沒覺得互聯網怎么樣,但現在成批的傳統媒體在死掉,《紐約時報》都賣自己的大樓了。這時你要知道媒體在變革,未來是新媒體的時代,報紙是會消亡的,雜志會落入窄眾,新媒體、手機、互聯網這些都是浪潮,而你們身處浪潮中,所以做網編是很好的事情——你們正在培養網絡一代的閱讀習慣。為什么新浪牛、陳彤牛?因為他們樹立了我們這代人做網絡媒體的樣板、決定了我們對網絡新聞的閱讀習慣。無數的網絡編輯是把新浪新聞編輯守則當作圣經讀的。

              而在未來,你們同樣可以建立起新的用戶閱讀習慣和法則。未來20年,中國網媒如果再可憐巴巴地看著陳彤的新浪編輯手冊,那將是我們在座各位的悲哀。我們要有更高的自我挑戰,各位不僅要有編輯能力,還要有產品能力,還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可塑性。你將來的發展方向是很多元的,從小編到責編、主編、總編只是其中的一條路。你做什么將是你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你的上司或老板的。

              第三,增加你的產品天賦點。

              先說明一下,這里講的不是定義,只是我的體會。什么是產品?杯子是產品,手機是產品,報紙是產品……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用到的一切物品或服務都可以稱之為產品。我對產品的基本定義是:產品是為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環境場景下滿足特定需求的某種功能應用的總合,這就是產品。產品是為特定人群做的;任何產品都有特定的使用情境,比如大多數手機都不是為潛水者設計的;特定需求則包括為用戶解決問題、帶來價值、提高收益等。

              我們在進行產品制作時,首先需要培養自己一些基本的思維模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用戶視角出發。做產品的第一原則是“用戶是白癡上帝”,你要想象他什么都不懂,但他的任何看起來不合理的要求背后都有合理的動機和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他服務。

              百度剛開始做競價排名時,銷售拿著黃頁挨個打電話,我們每天能聽到好多笑話。有時會聽到銷售對客戶說,你先打開瀏覽器,客戶會問什么叫瀏覽器?銷售只好說桌面上一個寫著“e”的圖標,然后又說“是電腦屏幕上有圖標的桌面,不是桌子的桌面”……有很多這樣的問題,你為這樣的用戶做產品只能把他當完全不懂的白癡看,你必須做出一個純外行都可以順利使用和操作的產品。

              很多國外知名互聯網公司在中國翻船,就是因為它們不懂中國用戶。hao123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我們看來很粗糙的頁面,卻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產品,這是因為hao123的設計是從用戶視角出發,它理解中國廣大基礎網民用戶的需求。

              產品是有生命的,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你的產品會說話,當你在做完后它就是個有生命的東西,它會主動告訴用戶自己是什么、能做什么和怎么來做,而不是需要你去告訴用戶。如果一個產品需要你作為產品設計者手把手地教用戶,那么這個產品一定是失敗的。

              新聞也是一樣,網編要把新聞當作產品,而不是一條條簡單的資訊信息。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能力提升。

              比如你想讓一個新聞事件持續多久,并不簡單地是這個新聞事件本身發生的時間和持續的時間,而是需要你來控制它的生命力,就得把它當作一個產品來做。你讓它熱3天就3天,熱半個月就半個月。新聞本身只是這個產品的一個基礎素材或者說原料而已,你需要把新聞素材變成新聞產品。

              做產品中最重要的有三要素,這三要素是:需求、需求、需求。這3個需求看起來是一樣的,但卻非常不同,重復說它們并不是簡單的強調。

              第一個需求指的是用戶的需求。為什么用戶會來看你的內容?互聯網出現后,早已沒有“獨家”這個概念了。對于傳統媒體時代來說,由于出版周期的限制,以及版權保護的嚴格,所以才有獨家的概念。而在互聯網時代,出版時間可以隨時,版權保護也沒平媒嚴格。我們看到門戶網站間競爭的所謂獨家新聞,獨家的概念和時間是以秒為單位的。

              而需要我們考慮的是,為什么很多新聞是上了新浪之后才有影響?很多帖子是上了天涯之后才有影響?同樣的新聞和事件,不同的傳播媒介和方法,對用戶的影響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他會到你這兒看?這些絕對是需要考慮的 問題。

              在這個階段你應該理解并適應用戶的需求,不要試圖強行改變用戶,不要讓用戶覺得“你在教育我、管我”,他們會去爭,會有逆反心理,現在的用戶都是很獨立的一代,他們不會接受你的教導,他們希望的是你理解我,給我提供方便。

      網絡編輯的產品意識與能力 需求分析與技能

      網絡編輯的產品意識與能力 為什么選擇網絡編輯這個職

      網絡編輯的產品意識與能力 為什么要進入網絡媒體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網絡編輯教程/更新時間:2012-06-06
      相關網絡編輯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