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編訪談 搜狐總編于威:想讓搜狐新聞有自己的氣質_網絡編輯教程
中國新聞出版社:您到搜狐以后,搜狐新聞中心發生很大的變化,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啟動這種變化的理念么?
于威:原來搜狐的新聞中心和任何門戶網站的新聞中心一樣,內容上一直在疊加,加加加,首頁竟然有26屏,雖然叫新聞中心,但是里面有大量的非新聞的內容,我來了以后,charls(張朝陽)給我的任務就是改造新聞中心,回歸新聞本身,砍掉了將近一半的東西,比較純粹,并且讓搜狐的新聞有自己的旗幟,有自己的價值觀念,而不僅僅是為了吸引眼球,所以我要求,血腥暴力的東西,下流的東西,粗俗的東西,“臟”的東西,一律不許做,類似“XX”、“x體”的關鍵字不許在新聞中心出現。我們希望建立這樣一個形象,我們真的是服務于比較有理想的,有追求的群體,一個所謂的中上層的階層。一開始,大家非常擔心,但事實上改版之后,口碑我自己不能自吹,從數據來看,我們VP和PV都在提高。
中國新聞出版社:您覺得奧運對搜狐的新聞來說意味著什么?
于威:奧運對搜狐的新聞肯定是一個內容的增量,我們是奧運贊助商,有很多的條件獲得別人可能不那么容易拿到的資源。之前我們的奧運報道,都只是局限于報道奧運本身,我希望能做一個大奧運概念,11月7號我們的奧運頻道改版上線,里面有一大塊內容叫“奧運中國”,我們做比如中國速度、中國經驗,一系列的線上線下的活動,以奧運為舞臺,更好地展現整個國家的各個方面。
中國新聞出版社: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有了博客,以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您怎么看?
于威:這是一個夢想!我也會哼哼兩句歌,難道就能當歌唱家么?我覺得專業水平還是很重要的。你發給我一只筆,我就是作家嗎,這不對的。
中國新聞出版社:作為一個記者,您認為人生的價值在哪里,記者最理想的歸宿應該是什么?
于威:如果小一點說,這個行業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可以滿足永不枯竭的好奇心,你可以那么輕易忘記放棄,比如昨天面對那么大的一件事,第二天醒來又撲到另外一件事上,很刺激,很興奮。一個好記者最終的歸宿,我個人認為,最終能夠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包括自己所見所聞,最后寫成很漂亮的書,成了記者型的作家,國外有幾個人很棒的,比如皮特卡斯特,如果我能這樣,我會很高興。
中國新聞出版社:您如何確定一條新聞或者一個圖片是否要放到搜狐上去?
于威:這就是新聞商業的東西,比如它是不是具有獨家性,是不是很新,事情是不是很大,很突出,或者說很新奇,都是這些我們學新聞很基本的標準。
中國新聞出版社:你怎么確定一個新聞或者圖片放到搜狐的首頁或者頻道的頭條呢?
于威:這里大部分東西真得是本能,所有的總編輯在判斷這條新聞應不應該做頭條的時候,如果你問他一二三的道理,他也能告訴你,但是那都是胡說,我覺得就是本能。我在看的時候,感覺OK!那就是它。沒有具體的什么標準,但是反過來,我們有標準,衡量什么東西不上頭條。實際上我現在對頭條不太管了,都是新聞中心的總監他們在做。網站和平媒的特點是流程倒過來,更新速度太快,操作性太強,實際上是每個值班編輯,決定把什么東西拱到頭條上,我更多是事后糾錯,看這個不行,馬上撤下來,換一條,但是報紙不一樣,每天就這么一張報紙,總編輯可以琢磨,而且選擇數量有限,而網站每天成千上萬條新聞,要我自己慢慢挑,根本做不到。
中國新聞出版社:在新聞方面,新浪做得早,已經形成了先入優勢,您面對這種優勢,怎么突破?
于威:確實有先入優勢。我來搜狐,最讓我興奮的一點,就是可以做另外一種新聞模式的嘗試,我不評價新浪的新聞做得好還是壞,但人永遠有一種沖動,在某一個行業里這種形式做成這樣,而我可以做另外一種。網站要做差異化,只能在重大事件上,比如說像“兩會”、“嫦娥”這種大的專題,今年我們調整戰略,盯大事件,“嫦娥”我提前兩個月做準備,包括拿獨家資源,安排流程,比如預熱階段怎么做,正式開始發射怎么做,后期怎么樣,從頭到尾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階段,最后我們是一個完勝,合作伙伴、網民、廣告客戶,都非常滿意。這樣次數多了,人家就知道是你了。
中國新聞出版社:您怎么處理新聞和廣告利益之間的關系?
于威:我的職責相對比較單純,我不介入廣告,我就是做新聞。當然這個沖突是無法避免的,我們的標準是,假如新聞僅是一個公司內部的事情,我們可以做適度妥協,但如果是一個公共事件,比如說奶粉有毒,不讓我報,那我肯定不干的。
中國新聞出版社:您覺得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之間可以形成什么樣的和諧關系?
于威:網絡媒體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以前大家多么熱愛去報攤買一張報紙看,這是很快樂的事情,現在連我這樣做多少年報紙的人都把這個習慣扔得遠遠的,每天打開電腦看新聞。好多人都跟我探討這個問題,我想以后報紙可能更多變成了內容的制造商,實際上就是發行渠道改變了,網站就是一個特別大的發行平臺,所以產品的形態也會有改變。
中國新聞出版社:現在有很多傳統媒體也在開拓新媒體業務,您對他們有什么建議嗎?
于威:因為我也是從傳統媒體出來的,我個人看法是不要嘗試,除非你把它當成一個推廣的窗口,把內容放上去,讓大家更方便得到。現在很多中小網站,雄心勃勃希望通過自己的內容來盈利,這真是一點也不樂觀的事情。像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為什么網站能做好,那是因為有那么多年的歷史、口碑,有著不可替代性和獨一無二性和必讀性,現在中國有哪家報紙,我今天不讀你就會“死”,沒有!但是很多人不讀到當天的華爾街日報,真會“死”。
中國新聞出版報:您對整個隊伍最基本的紀律要求是什么?
于威:紀律每個公司都有,我更注重的是他們內心對新聞的熱愛和對這個職業的尊重。
中國新聞出版報:您來了以后,有沒有給搜狐帶來新的制度?
于威:原來新聞中心的制度是以懲罰為主的,比如標題出了一個錯就要被罰掉一千塊錢,我的觀點是獎勵制度,這個專題做得有創意,或者你提了一個小的建議,就會給你獎勵,一個月總的來表彰一次。我喜歡表揚人,不喜歡懲罰人。
中國新聞出版報:您平時怎么樣訓練、培訓整個采編隊伍的業務?
于威:網站的特點不像報紙,完成一篇稿子就可以休息了,這個地方24小時停不下來,所以更多的培訓是手把手,在實際工作中培訓。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網絡編輯教程-網編訪談 搜狐總編于威:想讓搜狐新聞有自己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