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網絡編輯的弱勢_網絡編輯教程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網絡編輯添加

          網絡的特點決定了網絡編輯有一些缺陷。你們覺得網絡編輯最大的優點是什么?快速、海量、互動,缺點呢?我覺得最大的缺點就隱藏在優點里面。如果在一方面特別強就,這里就一定有缺點。例如,既然快,就必定淺,追求快速發布,肯定會犧牲文章的質量。想做到又快又有深度,幾乎不可能,這就是致命的缺點。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傳統媒體是慢,但可以做的透。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個點:

          1.正因為追求傳播速度,網絡媒體大部分在跟蹤傳媒的原創。沒有真正的原創,對新聞價值的磨練是個很大的損失。

          2.淺、短,而不深。陳彤對編輯有個要求,出去采訪不要求一定要寫很長、深度的文章,你要迅速抓住某個觀點要寫文章,一次采訪可能有5個點,那就發5篇文章,并用5個顯眼的標題標出來。要求人像機器一樣,一個觀點配一篇文章,快速,但沒有深度。

          3.離一線很遠。大家都是整天坐在辦公室,拷貝粘貼,偶爾有事打個電話采訪下。沒有面對面采訪,新聞的很多要素都丟掉了。

          4.流水線作業。大多數網絡媒體是工業媒體,網絡編輯、記者不自由,少創意。記者其實應該是個自由的職業,因為要接觸生活,新聞在哪里你就在哪里,不應該在辦公室。網絡編輯就是在辦公室。

          5.追求點擊率,格調下降。網絡現在衡量新聞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點擊率,因此大部分網站追逐PV、追逐瀏覽量,導致很多垃圾信息、只是吸引眼球的東西在泛濫。而深度的東西往往未必能吸引眼球。這導致網站的品味越來越低,作為網絡編輯,個人思想也逐漸消失。

          6.普通網絡編輯的可替代性。拷貝粘貼被機器替代的可能性非常大,網絡編輯標準的模式是找文章、拷貝、發布,需要把標題改改、關鍵詞提一下、分類、放到相應的位置等等,但這些完全可以被機器實現。機器能做的事情,還要人干嘛呢?傳統網絡編輯干的活會越來越多被機器替代,這是個趨勢。

          7.有一部分網站的流量、編輯是由產品驅動的。打個比方,QQ.com的新聞瀏覽量提升很快,因為有客戶端彈窗。這導致無論做的好還是壞流量都在漲,可能給編輯造成一種假象,產品太強導致編輯失去方向。這類的網站還有很多,編輯容易暈菜,你這樣工作三年以上基本就暈了。

          實實在在的風險大概就這么些,大家在平時工作中要多注意、多思考。

           我講一個現狀吧,就是現在大家在網絡上的時間分布,作為網編做的有三部分:拷貝粘貼、專題加工跟蹤、原創策劃。大家覺得哪部分用的時間最多?我想應該是第一部分的時間最多,這是現狀,但我相信很快會掉個個兒。應該用最少的精力做轉載工作;多一點的時間做專題、加工、跟蹤,能使你的網站區別與競爭對手;最多的時間用于原創和策劃方面,這是網站的真正生命力所在。   
          比如新浪是最強大的新聞門戶,假設每天有5%是自己的原創,比例雖然小了點,但沒有這原創,就沒有新浪的影響力。既然這樣,大家就該看的清楚,應該多投入時間做核心的東西。拷貝粘貼是為了熟悉行業,做專題、加工也是為了提升自己,不能以此作為重中之重。原創策劃那個層次就是高管都從傳統媒體空降的原因,大家應該看準方向。

      來源:模板無憂//所屬分類:網絡編輯教程/更新時間:2012-06-06
      相關網絡編輯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