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網評會:網絡新聞標題制作應規范 不得"玩噱頭"_網絡編輯教程
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 2009年9月9日下午,北京網絡新聞信息評議會召開本年度第六次會議,主題為:網絡新聞標題的制作應準確、規范。
評議會指出,新聞標題的制作是各類新聞媒體對內容產品進行生產、加工的重要一環,是媒體編輯的一項日常的新聞業務工作。標題既是對新聞主題的概括,同時又是吸引讀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網絡媒體上,是網民選擇新聞和閱讀新聞內容的“起點”。新聞標題制作的水平、質量和品味,直接反映著各媒體的運作狀態和價值取向。
網絡媒體今天已成為重要的新聞傳播平臺,每天的發稿量不僅數量巨大,而且門類十分龐雜。對網絡媒體來說,每天所刊發的新聞大量是轉發傳統媒體的新聞,因此,標題制作的工作也多是對傳統媒體標題的重新制作。能否準確提煉,也成為衡量網站編輯水準的一項重要標準。
網絡媒體在發展中形成了自身的標題制作特點,如網絡新聞標題多為描述基本事實的字數極其有限的一行實題;由于時效性的要求,制作時無法仔細斟酌,處于快速撰題實時發稿的狀態;如果刊發后發現標題有問題或對標題表述不滿意,可以再修改再刊發;網站編輯對新聞標題制作的自主性相對傳統媒體較高,審核機制不嚴格;另外,部分傳統媒體圖文新聞、標題本身存在問題,被網絡編輯不加甄別、判斷而直接轉載采用。
獲準刊發新聞的網站,運作中在不斷完善著有關新聞編輯的規范,其中包括新聞標題的制作。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爭奪讀者的眼球,各種“出位”的情況經常發生。主要表現為:
一、扭曲新聞事實或歪曲報道原意,將個別因素、孤立現象放大為全局性問題,對網民極端情緒的發酵起到刺激的作用;
二、使用含有性暗示等格調低俗的詞匯,已成為最常見的手法,借此迎合部分網民不健康的需求;
三、故意制作與內容完全無關的聳人聽聞的標題,對讀者進行欺騙;
四、濫用夸張、怪異的詞匯,以達到嘩眾取寵的目的,試圖激起網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點擊;
五、標題中出現關鍵性的錯字、漏字,造成重大差錯,產生不良甚至嚴重后果。
評議會指出,制作有特色的新聞標題,以大幅度提高新聞的內在價值,借此賺取點擊率,是今天網絡媒體運作的常態。但是,聽任不負責任的,隨意的標題制作,勢必就會產生誤導網民、誤導輿論的后果。勿庸諱言,傳統媒體近年來出現的“標題黨”現象,極大地影響了新興的網絡媒體,而網絡媒體反過來對這一現象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07年11月,某網站在轉發傳統媒體一則有關留學生的報道時,因改動后的標題嚴重歪曲事實,對當事人造成權益傷害并由此引發訴訟案,應成為網絡媒體引以為訓的事件。
造成新聞標題屢屢發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網站經營思想存在偏差,以及編輯責任意識、法律意識的缺失。新聞標題制作的基本要求是“題文一致”,即標題首先應該能準確地揭示新聞的基本內容,避免以本人主觀判斷或主觀意愿進行傾向性或斷章取義的表達,尤其是要避免通過導向錯誤、格調低下的標題傳達錯誤的信息。新聞標題制作做到動情而不煽情,通俗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浮滑,以真正值得關注的內容和深度的思考來吸引網民,是每一位網站新聞編輯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從網站高管到每一名編輯必須意識到,要想使網絡媒體盡快走向成熟,必須拋棄各種低劣的運作手法。
本次評議會后,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將對網站新聞編輯進行網絡新聞標題制作等有關內容的培訓,目的在于提高網站新聞編輯的業務水準、責任意識、守法意識及審美能力,全力做好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網絡報道工作,從整體上提高網絡新聞的制作品質。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網絡編輯教程-北京網評會:網絡新聞標題制作應規范 不得"玩噱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