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找風口_站長休閑故事
推薦:此間少年劉強東前兩天,奶茶妹妹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段視頻,她坐在船頭,劉強東坐在船尾,二人身穿北京胡同便裝,強嫂滿臉幸福,強哥渾身是勁,乍一看還以為是在后海,仔細一看位置顯示是倫敦海德公園,反正都是帝都的海。
「賽道之王」沈南鵬很少與「風口之父」雷軍合作。當年紅杉投周鴻祎,就是看中其「白天在外面跟人吵架、晚上回去繼續干活」的戰斗精神。「雷軍能說會道,不一定能成事。」這是很多年前的圈內判斷。
后來雷軍做小米,也沒幾個大佬看好,最早的投資人都是中國VC圈的中生代,45歲以上的一個沒有。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要塌了。這是小米和雷軍過去7年的縮影。但小米死去活來,雷軍終于帶領小米走上康莊大道,老炮就是老炮。
如果掉下來,雷軍將會怎樣?受傷最嚴重的可能不是他本人,而是他一直念茲在茲的「風口理論」……
2009年12月16日是個雪夜,當晚雷軍和陳年、畢勝、黎萬強、李學凌等朋友一起喝酒。席間陳年、畢勝、李學凌都是雷軍投資的,把酒言歡之間,幾個本該拿著保溫杯的中年人沒講葷段子,單單匯報了下各家近期情況后已經到了11點半,這時候雷軍才開口說,今天是他的40歲生日。看著自己的小弟個個成績斐然,又想到自己執掌金山十六載卻被崛起不到十年的BAT壓倒,步入不惑之年的雷軍充滿了疑惑,怎么才算成功?
聚會結束,雷軍留下一句話:「要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這一段感悟,后來演化成了一句更為著名的「雷軍語錄」——「站在臺風口,豬也能飛起來」。
從此「風口」成為了一個熱詞。如同One Piece的寶藏,吸引了大批創業者趨之若鶩的尋找。風口之下,正式開啟了「大創業時代」。
中關村的少年與風口
上世紀90年代初, 在金山公司創始人求伯君的授權下,雷軍牽頭在北京成立了金山開發部。年少成名的雷軍想開發出一套足以 「開天辟地」的產品,他將研發的辦公套件命名為「盤古」,這套軟件目標宏大,可以基于Windows處理電子表格、電子詞典、名片管理的一系列功能。
88年成立的金山是在DOS的基礎上起家,雷軍走馬上任后發現了「微軟Windows系統」的風口,他認為作DOS軟件已經沒有希望了。盤古正是由此而生。這是雷軍追的第一個風口,只不過他只是找到了風起的地方,卻錯估了起風的時間。
由于當時中國廣大的用戶習慣了使用基于DOS系統之上的各種應用軟件,甚至為中國第一代程序員留出了寫上最后一段輝煌歷史的時間,Windows普及的浪潮并未如期而至,金山過早地就從DOS的陣地中抽身,沒打贏Windows的戰爭,又失去了DOS系統的陣地。耗盡心血的盤古最后換來的是不到2000套的銷售成績。
這個項目開始的時候雷軍才24歲,是中關村的少年天才,但第一次被領導委以的重任卻被搞砸了,雷軍哪里經得住這樣的打擊,雷軍向求伯君提出辭職,但后者建議他休息半年再說。半年哪夠,后來雷軍很郁悶地回家泡了一年CFido論壇。當時同在那個論壇上的還有丁磊和馬化騰。
周鴻祎和雷軍第一次結怨也是在那個時候,當時周以后輩的身份見雷軍,然后在其車內一根筋要說《盤古組件》做的不好,雷軍聽了扭過頭就不說話了,只對著車窗抽煙。
盤古是雷軍的第一個風口,但也是他心中沉寂許久的痛,雷軍后來回憶起說:「那年,我失去了理想。」
90年代隨著計算機進入國內,軟件成為了一個風口,吸引了大批海歸和高精尖公職人員投身其中。
1991年離開方正的王志東開發出了中文之星;1992年,鮑岳橋開始研發UCDOS。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自行開發的DOS系統有幾十種。在微軟還未統一江湖之前,這片市場比去年的共享單車還亂。雷軍錯在過早的押寶Windows,但是后來,那些做中文平臺和DOS系統的也沒撲騰兩年就紛紛轉型了,因為大家發現殺毒這件事是不分系統的。
最早是江明和瑞星互掐,后來雷軍帶領著金山也殺入了戰局,炮火紛飛的場面簡直是殺軟界的三國殺。后來三家爭來斗去,發現真正的對手其實是盜版軟件。盜版逼的很多軟件人做了轉型,王志東干了互聯網成立了新浪,鮑岳橋陰差陽錯搭上了游戲的快車。死心眼的雷軍當時還在忙著和盜版商打仗,甚至發起了「紅色正版風暴」,而對下一個風口的察覺慢了半拍。
后來雷軍和王江民(江民殺毒創始人)一起參加某個會議的時候,總結他在軟件上錯失了風口,「我寫過一些好程序,但是我真的是沒有趕上好時光。」「10年來,我做的很多產品都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與很多機會擦肩而過。」
卓越網:初戀般的痛
1995年1月,中國電信開通了北京、上海兩個接入Internet的節點,那年丁磊辭去了電信局的工作,張朝陽拿到投資回國創業,王志東三入硅谷看到因特網的未來。
雷軍也看到了自己的下一個方向。
卓越網算的上雷軍對互聯網最早的嘗試,只不過剛開始時其屬性為互聯網的下載網站。吸取了上次的經驗,雷軍對這個「風口」投入也很小,只有五十萬。
雷軍的想法轉變和他武漢大學時的同學陳一舟有關,當時陳一舟的Chinaren.com做的正紅火。
這年年底,雷軍問陳一舟:「Chinaren人氣的確做得不錯,但你靠什么賺錢呢?」
陳一舟稱,「來我這里的都是年輕人,有很強的消費能力。他們在我這里聊天、做個人主頁,高興得一塌糊涂,然后,我就可以向這些人賣手機呀……」
這套超前的內容+電商的模式讓雷軍漸漸想明白了「垃圾訪問量」沒用,改變卓越下載模式轉做電子商務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型。
90年代末的中國互聯網還是以門戶網站為主,陸續登陸納斯達克網易、搜狐、中華網雖然股價伴隨著流量暴漲,但事實上在沒有SP之前過高的瀏覽量并未給他們帶來多少價值。電子商務是當時互聯網的另外一條路。1997年亞馬遜上市了,1998年大強子在中關村支了一個攤兒,1999年下半年王峻濤的8848、馬云的阿里巴巴、李國慶夫婦的當當網相繼成立。
1999年底轉型電子商務的卓越趕上了一個大風口,雷軍本來想自己擼起袖子干,但金山沒同意,于是他從思科挖來王樹彤來做CEO。最開始卓越還是采取了內容+電商的模式運行的,當時卓越還籌備了王菲和那英的演唱會,請音樂人小柯出過CD,但收效甚微,而且繁多的業務量搞的團隊暈頭轉向。
雷軍和陳年的基情是那個時候開始建立的。陳年說我們的品類要專一,雷軍說好;陳年說我們要從音像制品起步,雷軍說好!雷軍賭對了電商風口,陳年賭對了垂直方向,雷軍那個時候應該是感謝陳年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他一直會對凡客不離不棄。
亞馬遜在并購卓越前先找了李國慶,但固執的國慶夫婦表示只接受戰略投資,不交出控股權。李國慶當時有能力做這個決策,雷軍沒有。由于融資困難,再加上聯想、金山等背后各個股東之間的利益,卓越被賣掉了,雷軍說當時就像賣兒賣女一樣難受。
被亞馬遜收購后,雷軍曾經半年內沒上卓越網,不在網上購物,他說:「忘掉它就像戒煙一樣」。很多人說如果卓越還在的話,可能馬云不會成為國民爸爸,大強子也摟不到奶茶妹。但這次「追風」之旅也給雷軍留下了兩個教訓,第一是即使追風口也一定要專注垂直;第二是一定要控股。
賣掉卓越網的另一個影響是讓雷軍成了一個富翁,將近750萬美元(6000多萬人民幣)在當時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這樣,在與資本的博弈中吃到苦頭的雷軍,在離開金山之后,開始考慮為創業者們做風險投資了。
可以說,賣掉卓越網這個決定,也是雷軍企業生涯里的一次飛躍——這個頗為無奈的舉動,卻給雷軍帶來了做天使投資的第一桶金,促使他三年后從一名打工董事長,變成一位天使投資人。
李學凌是游戲風口的周邊
雷軍將自己天使投資的第一個風口壓在了游戲上,這并不奇怪。金山進軍網游是在2003年。2005年劍網2創下國產游戲各項數據歷史之最,劍網1橫掃東南亞,越南代理劍網的公司揚言要做越南陳天橋。金山游戲也在這一年無限逼近盛大網易。當時不僅金山把游戲做的紅紅火火,游戲發家的盛大前一年剛剛在美國上了市,陳天橋就坐穩了當年首富;那年九城從暴雪手里拿下了魔獸的代理權,逐漸從邊緣地段走向了主流舞臺;那年經過兩三年時間的驗證,網易也靠自制游戲賺的彭滿缽滿。
那是中國游戲的黃金時代,只要從事游戲行業就能賺快錢,快賺錢。
2005年4月,在完成亞馬遜對卓越網的并購交割后,雷軍首先想到就是游戲。那年他和陳年一起創立我有網(一個類似5173的游戲道具交易平臺)。因為陳年對游戲行業并不熱衷,最終我有網也沒有干下去。當然,這是后話。在那前后李學凌辭去了網易的工作來到了雷軍面前,媒體出身的李學凌希望以UGC的方式重做媒體,雷軍說游戲是風口,你得去做游戲。后來兩者妥協后達成的一致結果是做基于游戲資訊的多玩游戲網,雷軍以天使投資人身份投資100萬美元。
雷軍不僅幫助李學凌指出了方向,甚至多玩名字也出自雷軍之手。他曾透露,2005年計劃創辦多玩時,正好在臺灣出差,看到一種水的牌子叫「多喝水」,覺得名字不錯,于是就決定把網站叫多玩游戲。早期多玩的宣傳語就是「多玩游戲多喝水」。
在多玩之后,雷軍陸續還投了一些游戲公司,最近被八出來身價280億的大佬徐波(要給蘇享茂捐款2000萬號召全網人肉翟欣欣),早點從網易此之后就是被雷軍發覺投資的。但他沒有持續跟進去,因為風向變了。
一度All in凡客
雷軍做天使第二個風口壓垂直電商。2007年我有網干不下去之后,陳年很苦悶加郁悶,于是跑回老家8個多月開始寫半自傳小說《歸去來》。這點和雷軍當年在金山干得無比郁悶跑回家泡了一年Cfido極其類似,倆人不愧為好基友。
這個時候,PPG橫空出世,一夜走紅,陳年眼前一亮,覺得這個事情自己能做,都是垂直電商,所做的無外乎是把圖書換成服裝,對此,雷軍也覺得這事情能干,PPG在買流量上花錢巨大,但在互聯網流量獲取上,老卓越人有明顯的優勢。
事實證明雷軍陳年是對的,此時正值迅雷暴風等客戶端流量多余得幾近白給,SP又開始撤退,網頁游戲變現還沒興盛的階段,陳年們以CPS切進去,流量嘩嘩的來。2007年10月,VANCL開張,凡客誠品就此行走江湖。
當然業內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凡客誠品其實是雷軍的創業項目,初期雷軍辭職后每天還背著個雙肩包跑去凡客坐班,陳年不過陪跑。和曾經的卓越一樣,無論人員還是模式,還是原來的配方,原來的味道。
雷軍自己也說過,從金山辭職后他明白二次創業一定要低調,低調到不成功的前提下打死也不說是自己的項目。「太高調的話萬一玩兒砸了怕被朋友嘲笑。」可能雷軍也覺得凡客不算成功,所以把鍋丟給陳年。陳年倒也樂呵呵的接過鍋,但捅了婁子后的窟窿還得叫雷軍補上。
在小米創業的初期,也沒人知道MIUI是雷軍做的項目,當評價還不錯,需要做硬件的時候,雷布斯才跳到臺前。只不過在這條賽道里,雷軍漸漸跑偏了,去了另外一個賽道。陳年也從陪跑變成了領跑。
除了凡客,樂淘網也是雷軍當時投資的明星項目。創始人畢勝之前是李彥宏的男助理,上市那年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畢勝想投資凡客的陳年,但凡客的崛起速度太快,他還沒來得及,就沒機會了。雷軍對他說,你看人家陳年比你大多了,看看人家的激情。畢勝說,我不是沒激情,我是不知道該干啥。雷軍說,干電子商務,這個肯定熱。畢勝對兩個人的話特別信服,老領導李彥宏說你應該出來干點事,老朋友雷軍直接給他指了條「明路」。連BP都沒有的情況下,聯創策源與雷軍就投了畢勝200萬美元,2008年5月,樂淘網上線了。
2005年前后,中國電子商務全面進入垂直電商的發展歷程。經歷8848潰敗和易趣失守中國市場之后,C2C成為阿里一家獨大的局面,雖然2006年騰訊成立的拍拍憑借自身流量迅速竄到到第二,但大家都明白那個方向是巨頭干的事兒,不再適合創業公司。
C2C干不了,B2C的亞馬遜剛殺入國內,誰也不愿意跟這個釘子硬碰硬。轉念一想,中國人這么多,市場這么大,再細分的市場也足夠大,垂直電商的風口就這么起風了。
從2004年京東上線3C業務起,一直到跨越了聚美、蘑菇街、貝貝網,垂直電商雖然不再是一個風口,但還是許多創業者趨之若鶩的一個生意。除了凡客和樂淘之外,雷軍在之后也投資了尚品、耶客、太美等垂直電商。
小米:押重未來?
雷軍其實很早就注意到了移動互聯網這個風口,只不過當時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即便嗅覺敏銳,他也不知道從何入手。
俞永福是2006年的隆冬找到的雷軍,當時聯想內部考慮到手機瀏覽器的競爭格局不明確、沒有好的商業模式等原因拒絕了對UC的投資,所以俞永福想找雷軍投點錢。與其說俞永福主動來找雷軍,不如說雷軍一直在等一個做移動互聯網的人。還沒等俞永福開口,雷軍說自己已經用UC半年多了,總體感覺產品做得挺不錯的。聯想擔心的這些問題他不是沒想過,但覺得都不是大問題。
2005年初,蘋果宣布研發iPhone的時候,中國的互聯網第一代創業者剛剛穩固,第二次創業潮初顯跡象。人們開始談論Web2.0同時也在開始猜測移動互聯互聯網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但是沒人有所行動,畢竟在諾基亞那一塊小小的屏幕里誰也不知道移動互聯網會以什么面目出現。雷軍看到了風口,但不是現在,他需要布局。
UC算是那批矮子里的將軍,但是兩位創始人何小鵬和梁杰是標準的技術宅,產品做的是不錯,但沒有市場經驗的他們很可能撐不到真正的風口來臨。雷軍告訴俞永福,UC這個項目只要你干我就投。俞永福由于再三,兩杯酒沒喝完,就接招了。
歷史證明了雷軍眼光的穩準,在俞永福的帶領下UC熬到2009年,那個中國移動互聯網遍地開花的年代。在功能機市場扎根多年獲得良好口碑之后,UC似乎成為了用戶換機之后的首選瀏覽器,也成為移動互聯網最早的入口之一。
2007年第一代iPhone發布,雷軍冒頭;2008年安卓開源、中國的運營商接入3G傳輸標準后,他終于等到了自己使命中的「風口」。智能手機的浪潮在中國是從2009年開啟的,聰明的中國人需要安卓等待市場的驗證。畢竟在那個飄忽不定的年代,谷歌的對手除了蘋果,還有微軟的WM(之后改為WP)以及諾基亞的Meego,聯想的Ophone。
隨著三星、摩托羅拉、索愛入局,HTC從代工廠成長為300億美金的怪獸,雷軍出手了,國內的其他廠商聯合運營商也出手了。不過雷軍和中華酷聯的套路不一樣,早期運營商在搶占3G市場,中華酷聯賺的是運營商的補貼;雷軍是想搶占互聯網的入口,賺的是獲取用戶之后的錢。
先做硬件模式太重,雷軍找了合伙人,招了程序員悶在屋里開發MIUI。當時國內廠商用的大多還是閹割過原生系統,功能不全而且不接地氣;創新工場推出的一系列桌面應用,覆蓋范圍少并且優化不完善。MIUI的亮相很快在發燒友和極客的圈子里推廣開來,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但刷機畢竟還是有門檻的,搶占大多數用戶還是得有更直接方法。
雷軍的另外兩架馬車是手機硬件和米聊。
那兩年的國內手機市場格局特別奇怪,國內廠商主打千元級,國外舶來品清一色三千元以上,兩千元擋的手機不知被誰喂了狗。
小米第一代之所以打出名頭就是用了國外三千塊的材料,賣出了兩千塊的價格,這一招七寸打的中國消費者不要太準。另外分批購買,饑餓營銷也給小米的低成本帶來巨大的關注度 ,阿黎真是個人才。這個時候的華為看了一年才看懂雷軍的套路,緊急把榮耀系列單獨立項(有誰還記得火花和遠見),OPPO和vivo當時一個在做MP3,另外一個在做復讀機。
小米算得上雷軍對自己追風之旅的一個總結,也正好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大風口。吸取了第一個教訓,小米殺入場內的時間不偏不早;吸取了第二個教訓,這個項目雷軍有著絕對的主導話語權;等硬件模式成熟后,你會看到新零售、游戲、移動互聯網……之前雷軍積攢的經驗一點都沒白費。
雷軍不算是一個有性格的人,他沒有馬云的口才,沒有羅永浩的情懷,不像李彥宏是個技術宅,也不像賈躍亭老打感情牌。這樣一個人,如果不是長時間的相處很難讓人喜歡。他普通話不好,做人沒有棱角;他一天十幾個會,吃飯只用五分鐘,還要抽出時間來見見地區領導,會會小學同學。他說不愿意看到大家不開心,十幾年亮相在公眾面前幾乎沒有黑料。所以有人黑小米,但沒有人黑雷軍;甚至友商請來的水軍中也是只罵小米,不談雷軍。
雷軍其實有點像班里的學習委員,當你問他為什么學習好的時候,他丟給你一本《飛豬理論》,告訴你因為你沒在風口上。當你感覺領悟到真諦,但回頭就摔死在風口之下時,才發現雷軍給你的那本撐死算個序,真正的飛豬理論整整幾十本,他已經研究了十幾年。
作者:霍超
來源:盧松松博客,歡迎分享,(QQ/微信:13340454)
分享:政治嗅覺是如何指導投資的?今天的文章,就帶你看看美國最大的紅色資本家是怎么發跡的。被封鎖的蘇聯要和蘇聯領導保持良好的關系,當然需要一定的俄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