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了10年才發現,那些很努力卻沒有成就的人都有一個特點_站長休閑故事
推薦:雙11規則是如何歧視你的智商的?雙十一快到了,今年我又一次有了不太想參加的感覺。作為一個閱讀理解不太靈光的人,去年的活動我就整得不太明白——優惠券都是十塊十塊的,也不知道該咋用;還有預付款、整點秒殺之類的,感覺很麻煩。
如果一個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與職務性收入各占一半之時,財務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現了,而當前者占到絕大比例之后,你就會擺脫對職業的依賴,越來越自信,開始考慮如何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否則,只能注定窮下去。
我這輩子只坐過一次免費的出租車,在北京,從西山飯店到中央臺的梅地亞,開了一個多小時,司機是80后小張。
北京的出租車司機列席中南海常委會,沒有他們不知道的國家大事,所以一上車,小張先向我通報了打老虎的近況以及即將被打的大老虎名單,聽得我一愣一愣的。接著,我問他:“您這輛車是您自己的還是公司的?”
“是我爸傳給我的,他開了三十年,剛退了。”
“你們家就你一兒子?”
“就我一兒子,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司機的兒子會開車唄。”
“早十幾二十年北京的哥可賺錢了。”我說這話不是敷衍小張,1984年,當時發行量過百萬的《中國青年報》做過一份讀者調查,最受歡迎的職業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車司機、個體戶、廚師,而最后的三名分別是科學家、醫生、教師。在上周的愛奇藝視頻節目中,我還專門說過這事。
(1984年《中國青年報》調查結果)
“還可以吧。十多年前買了一套房,2010年又掙了一套,一套兩老住,一套留給了我,還有這車。”
“那你現在一個月可掙多少?”
“好的月份5、6千唄,差的時候……”下面是五分鐘生動活潑的罵娘時間,然后小張問我,“聽訂車的那姑娘說,你是經濟專家,現在有什么好的、來錢多的工作嗎?”
“現在做手機游戲UI的收入挺高,你要不去試試?”我先逗他玩,然后閑著也是閑著,就問了一些干貨:“你們家那兩套房子,有按揭嗎?”
“我們家那是既無外債也無內債,第一套房是全款,賺了這些年,第二套又是全款,咱不欠銀行的。”聲音陡然響亮起來。
“那你們家有多少存款?”
“靠,有神馬存款。都填在房子和車子里了。我每月賺這點,得養活兩老和我自己,每月光光,就一屌絲。”聲音回到罵娘頻道。
聽到這里,我知道為什么小張的爸爸是老屌絲,開了一輩子的車,到小張這輩又成了小屌絲。接下來的幾十分鐘里,我跟他拉拉雜雜講了一堆話,總結如下:
從家庭財務的角度說,屌絲的標配與他從事的職業其實沒有關系,而在于兩個指標:
1、屌絲只有職務性收入,甚少財產性收入
2、屌絲的銀行負債率為零。
譬如他爹,開了三十年的車,所有的錢都是油門踩出來的,賺到的錢,要么定存銀行,要么買了房,房子是自住,不產生租金收入。幾十年下來,錢貌似多了,但通貨膨脹更厲害,因為沒有利用任何的杠桿,所以,老張的實際財富積累被泡沫吃掉了一大半。
如果換一種理財方式:十多年前老張用按揭的方式購房,出兩成首付,可以買兩到三套同等面積的房子,這一部分的增值就不得了,一套自己住,另外的出租,幾年下來,錢就套出來了。接下來,或再去買房,或投資一些理財產品,錢滾錢,老張家的財產性收入就會逐漸增加。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全款購房,再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套出六成的錢,再去投資,錢也能滾起來。
負債是敢于對未來負責
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經濟處于長期的增長通道,而增長的很大動力來自于重型化投資,其必然呈現的景象是:財富的增長與貨幣的泡沫化為并生性現象。所以,如何利用貨幣的杠桿效應,放大自己的財富,是為個人財富增長的第一要義。對于一位有可持續收入的人來說,無論他是開出租還是在摩天大樓里當白領,咬著牙維持一定的家庭負債是必須的,在我看來,50% 到 70% 的負債率是安全的。“既無外債也無內債”,是一種“家庭犯罪”。你看古人造這個“債”字,便是“一個人的責任”,在商業社會中,一個敢于負債的人,其實是一個敢于對未來負責的人。
當貨幣的杠桿效應被激活之后,一個人的財產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就會逐漸提高,而這一比例正是告別屌絲、從工薪階層向中產階層遞進的臺階。如果一個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與職務性收入各占一半之時,財務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現了,而當前者占到絕大比例之后,你就會擺脫對職業的依賴,越來越自信,開始考慮如何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
可即便很多人知道也甚少做出改變:恐慌一旦意識到自身,便成為焦慮。——海德格爾
屌絲告別曲線
生活在朝九晚五的城市里自我滿足,(其實更多的是像富士康一樣,每天十二小時,一個月休息兩天)每天做著上班下班的無腦工作,其他時間也不思考,不明白那莫名的孤獨感來自何處,到了年齡就去相親,談著自己說不清意義的小愛情,卻有著強烈的自尊,認為比自己思想境界高的都是裝X,其實我跟他們真正交過心,他們平時看起來過得也很開心,但真正放下面具說出自己內心的時候,我才發現他們也很孤獨,也對自己麻木的生活不滿意,每天為了生活奔波,從來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們如果看到他們,或者和他們生活過的話,你會發現那種表面的快樂只是因為被生活強奸慣了,早就已經麻木了了,所以只能強迫自己去享受。可是卻從來沒有想過反抗生活,學著去改變。
我所描述的這一景象,出現在所有的歐美西方國家,出現在過去三十年的中國,也將出現在未來的中國。對于像小張這樣的80后來說,也許他不適合、也不懂得如何創業,可是,他仍然能夠一邊開著出租車,一邊讓自己擠入中產階層。
現在,你也可以根據我提供的這套公式,算算自己的“屌絲值”:
1、重度屌絲:
沒有財產性收入、銀行貸款為零。
2、中度屌絲:
財產性收入︰職務性收入低于1︰5,銀行負債︰個人資產低于1︰5。
3、輕度屌絲:
財產性收入︰職務性收入低于2︰5,銀行負債︰個人資產低于2︰5。
最后:窮人或者所謂的普通人,是手里有多少資源,才敢辦多大的事兒。
富人:是想到某些事兒,目標定下了,并為之開始籌措資源。因為這樣的思維,沒什么可以攔住他們做事,沒錢可以借,沒人可以請,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規避,敵人可以和好,對手可以買通。
所謂,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吳曉波
來源:盧松松博客,歡迎分享,(QQ/微信:13340454)
分享:個人網站運營故事經驗分享 個人網站在中國互聯網中一直處于弱勢群體,不受待見的行列,要流量沒流量、要權重沒權重,可謂要啥沒啥。但正因為有了個人網站的存在才支撐了中國互聯網的半邊天。接下來我將會詳細介紹個人網站運營優化,以及對個人經驗進行分享。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站長休閑故事-我觀察了10年才發現,那些很努力卻沒有成就的人都有一個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