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奇葩的離職員工_站長休閑故事

      編輯Tag賺U幣
      教程Tag:暫無Tag,歡迎添加,賺取U幣!

      推薦:今年我在知識付費上花了100元,但有用的知識卻都是免費學的
      在社會飛速發展,知識爆炸的今天,不學習就會被淘汰似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而知識付費的產生,正好給了用金錢和時間來換取知識的理由。

      金三銀四,是所謂黃金的跳槽時節,每年到這個時候,總要經歷幾場與離職員工的談話。

      十年下來,也見識了幾位奇葩的離職員工,他們共同的特點是:說起謊來振振有詞、面不改色心不跳,以為全世界都是傻X,只有他一個人運籌帷幄,將上司與同事玩弄于股掌之中。

      本來說人艱不拆,也不想全世界廣而告之,揭穿他們的真面目,只是個別人(我們姑且稱之為小C)得寸進尺,臨走還四處散布流言,這就難免令人如骨鯁在喉,不得不一吐為快了。

      獨木不成林,既然題目里有“那些”,那就先講講小A和小B的故事吧。

      小A的故事可謂曲折離奇,這個故事發生在九年以前。他原本有希望成為本部門最年輕的一位主管,孰料在晉升前夜,突遭舉報,具體的舉報原因,此處就按下不表了,總之,當天晚上IT部門決定檢查一下他的辦公電腦,看看是否有證據。

      開機之后,發現他的電腦有密碼,于是我打了個電話過去:“IT部門要檢修一下你的電腦,你的開機密碼是多少?”

      小A:“密碼嗎?很抱歉,不能夠告訴你!”

      “為什么呢?”我倒要聽聽小A能給出什么樣的理由。

      小A:“哦!是這樣的!我所有的密碼都是同一串數字,我這個電腦的開機密碼就是我銀行卡的密碼、存折的密碼,所以我擔心告訴你們之后會有風險……”

      我:“……”(難道我會復制你的銀行卡去取錢不成?

      當然,大概他自己也覺得這個理由太TMD牽強附會,于是第二天一早,還沒等我們找他談話,小A的一紙辭職報告便已遞上來了。

      小B是一位研究生,大約是六年之前在我手下工作,不過他的姓名和長相我已經記不清了。小B離職時,我照例挽留了一番,不過他依然是去意已決。大約兩個月之后,我在QQ上發現他在線,于是又和他聊了一陣子。最后我跟他說,只要有愿意回來工作的想法,可以隨時找我。我會非常歡迎。

      小B說:“噢噢,好的!感謝領導還記得我,有機會我一定回來!”

      五分鐘之后,我的QQ上收到了他發來的一張截屏圖片和一句話:

      “哈哈哈,XXX那個傻瓜,居然還想求我回來上班,太可笑了!”

      仔細一看,截屏圖片就是我剛才和他的對話。估計是想發給另外一個離職員工的,沒想到一時手賤,居然又回發給我了。

      在這里,我要提醒各位讀者,QQ、微信發消息,千萬不能發錯人,尤其是當你想取笑某人的時候,要是把信息錯發給了當事人,那你就是被對方牢牢記住的取笑對象了!

      小C是一位女生,平時工作并不是很顯眼。某日,小C突然打了一個全天的請假申請,我當時就有預感,小C一定是去面試找工作了(事后得到的消息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第二天,我找小C談話,她首先矢口否認那天是去找工作,隨后和我講述了一個漫長的故事,大意是她的某位親人(不是父母)身體有恙,所以需要辭職在家照顧親人。

      聽完這個故事,我幾乎被這個新時代孝順女性的事跡所感染了,但是另一方面,也從直覺里生出了一股懷疑:

      “你放棄工作,全天在家陪她,能呆得住嗎?”

      “沒辦法啊,家里就我收入最低,只能是我放棄工作了。”

      她說得那么誠懇,我也不由得被打動了。于是又花了十分鐘給她分析離職究竟有哪些弊端,另外,針對她的家庭困難,我說可以向上面申請,看能否在下次有調薪機會的時候給她多加一點。(事后想想還是覺得奇怪,既然工作都找好了,費這么大力氣編這么一個故事干什么?)

      最后,她表示要回去考慮一下——最后的考慮結果是,她趁我們出差時閃電般辦完了離職手續,然后去那天面試的那家公司上班了。

      臨走之前,甩下了這樣一句話:“現在說要給我加工資?早干什么吃的?”

      作者:田方

      來源:盧松松博客,歡迎分享,(QQ/微信:13340454)

      分享: 網賺灰產不歸人---雅賊
      此文旨在揭秘,請勿模仿。人物視角與性格過于扭曲,如果閱讀有所不適,請繞道。

      作者:盧松松博客/所屬分類:站長休閑故事/更新時間:2018-04-17
      相關站長休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