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手是如何通過背后賺錢的?_站長休閑故事
推薦:創業大佬徐小平的經典語錄他是新東方留學、簽證與出國咨詢事業的創始人,和王強、俞敏洪并稱為支撐新東方發展的“三駕馬車”。如今,轉身為一名天使投資人,不再談出國、簽證、職業規劃,而是談創業和投資。
商業模式的三個基本點:1、把看的見的錢分掉賺背后看不見的錢,2、改變原有的交易結構把原有的利益分配重新調整;3、用別人的錢,別人的人,別人的資源,別人的時間幫助另一群人價值最大化,順便自己賺點錢。
你把錢可以分給三群人:
第一群人可以分給顧客;
第二群你可以分給代理;
第三你可以分給股東;
反正總的來說把看得見的錢分掉這就對了。
只要你去賺看得見的錢,你這個錢一定賺的辛苦,你只要把看得見的錢都分掉,聚集了龐大的量,你后面能夠掙錢的空間就多的不得了。
舉個例子,在所有的人的認知當中,麥當勞毫無疑問是一家開餐廳的,但事實上我想告訴你麥當勞不開餐廳,因為麥當勞把一家餐廳開起來之后,最后都要把餐廳全賣掉。
怎么賣呢?很簡單,總投資大概300萬開一家餐廳,最后賣800萬,他等于把餐廳賣掉之后,能夠賺到500萬一家店,這是賺了第一筆。
第二,麥當勞還要拿大概6%左右的管理費,如果一個餐廳一年下來有3000萬的營業額,這個6%的管理費,我一年還能收180萬。
當你以為麥當勞是開餐廳的,不好意思,你錯了,人家把餐廳產生的利潤是分掉的,它不要的。注意,餐廳的利潤它是不掙的,它掙的是6%的管理費,加把餐廳賣掉的錢。
所以準確來講,麥當勞不開餐廳,麥當勞做的是服務餐廳的事情。
當他把這個結構,把餐廳的利潤分掉之后,無數的人拿錢加盟他,無數的人去開麥當勞,接著當他的店數越來越多,全世界開了4萬家,這個時候麥當勞變成了最大的物料公司,在他的餐廳里,所有的牛肉餅、面包、飲料,所有的原材料通通由麥當勞提供。
它真正在掙的錢根本就不是餐廳里那一點利潤,真正在掙的錢是物料配送的錢。
后來他們又發現,還有一筆錢,這筆錢叫房地產,房地產1.0階段是贈送的,打個比方,有一家房地產公司把價值200萬的地產店面送給麥當勞,麥當勞剛開始好開心啊,說,哇這個房地產這么好白送給我,后來發現,原來房地產公司把店面送給他,目的就是因為麥當勞在那個地方一開就有龐大的客流量,能夠幫他吸引客流量。
麥當勞把這個事情慢慢搞明白之后,他發現這200萬白拿,還是個小錢,進入2.0版本之后他先租一條街下來,隨著麥當勞一開,客流量多起來,然后那一條街越來越熱鬧,接著它就開始當二房東,天天收租金。
慢慢的到3.0,開始買一條街,所以麥當勞的餐廳純純粹粹對麥當勞公司而言,是拿來引流的。麥當勞餐廳里的利潤分掉,接著最后所有的每一天的營業額還是麥當勞收走的,這叫金融性盈利,這是麥當勞的這個公司。
麥當勞餐廳的巨無霸是他們家的拳頭產品,跟今天我們國內結構可能不見得一模一樣,因為我研究的都是麥當勞他相對比較原版的東西,巨無霸。緊跟著第二個他們家的主力系列叫漢堡包。接著第三類叫配餐叫蘋果派、菠蘿派各種,那些叫配餐。
但是真正最賺錢的居然是可口可樂,所以他們家的排序是這樣的,這個叫無利、微利、中利、暴利。
巨無霸是它家的招牌,拳頭產品,我們一直認為招牌和拳頭產品應該是最掙錢的,各位這是錯的,人家的路徑邏輯是最招牌的,最拳頭的拿來引流,做入口型產品的。
所以我說產品不是拿來賺錢的,產品是拿來與人發生關系的。
為什么可口可樂最賺錢?一般每一次都有人回答說因為可樂里加了好多冰,我說不是因為加冰,而是可口可樂跟房地產邏輯一樣的。
房地產公司為了引流,所以它愿意把它的店面白送給麥當勞,你花3塊錢買到一瓶可樂,其中有2塊5毛錢是廣告費和銷售費用。另外4毛錢是那個瓶子,1毛錢是那個可樂,所以準確來說,你花3塊錢喝到了1毛錢的可樂。
可口可樂公司跟麥當勞合作,意思是可口可樂認為我能夠把可樂賣的更多,最好的方法就一個,培養人們喝可樂成為習慣。
怎么樣才能讓人們成為習慣?就是三天兩頭都喝,所以你到麥當勞去點餐,不管你點A套餐、B套餐、C套餐、D套餐、E套餐全給你配可樂,而且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冬天老往里加冰還。就培養你成為習慣,教育顧客的能力,這才是他真正的盈利點,所以可口可樂對于他來說零成本,但一杯可樂賣8塊,收到的都是凈利潤。
這個叫把看得見的錢分掉,賺背后看不見的錢。
作者:周導逆向思維
來源:盧松松博客,歡迎分享,(QQ/微信:13340454)
分享:微商鍍金師:靠“賣貨”可以改變人生微商渠道的產品邏輯、獲利方式是有別于傳統世界的,變化也快,監管力量不足。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站長休閑故事-揭秘高手是如何通過背后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