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對話云惟彬 并非人人都適合創業_站長休閑故事
推薦:淺談海歸美女就業日前,隨著在網上賣黃河水的美女賣家yaocrystal520神秘面紗的揭開,人們關注的焦點逐漸轉移到對她的奇思妙想及際遇經歷上來,而留學美國7年的背景更是讓人們心存好奇:一個海歸,怎么會選擇在網上賣水? 海歸不再等于鍍金 近年來歸國的大部分人一樣,企業用雇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與在臺灣很火的微博服務Plurk聯合創始人云惟彬針對創業問題進行了對話,李開復表示,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創業者身上最重要的特質是要有渴望。以下為部分全文:
創業,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得先認清,大部分的好點子都會被模仿,真正勝出的關鍵,在于找到一個有高度執行力的團隊。
2009年,李開復與云惟彬兩人都有了大轉變。
8月5日,李開復向Google辭職。9月3日,他在Twitter上寫著:“請大家不要亂猜測我要做什么。下星期宣布……給我一點時間和耐心,保證是很酷的。”
這個保證果真很酷,4天后,他成了創業家,宣布創立投資創業家的“創新工場”。
5歲時的李開復就懂得爭取改變的機會,由于覺得幼兒園整天吃點心、唱歌太無聊,要求媽媽讓他“跳級”去上小學。20歲左右,他領先全球頂尖學者,率先用統計學方法做語音識別,隨后開發的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更擊敗了人類棋王。他更是蘋果、微軟、Google等3大科技巨頭爭相禮聘的高手,微軟與Google為了爭取他,還打了一場世紀官司。
48歲的李開復,今年6月生了一場病,這場病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他想起好友蘭迪教授在“最后的演講”說,“幫助他人實現夢想,是唯一比實現自己夢想更有意義的事。”他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工作可以每天幫助年輕人創業,3個月后,創新工場出現了。
今年,也是云惟彬的轉變年。2月9日,他從北美飛來噗浪(Plurk)會員人數最多的臺灣,本來是一周的行程,卻留下來,住在最熱情的南臺灣高雄。沒了太平洋(601099,股吧)的阻隔,每天反而要看上千封電子郵件,認真回“噗”。飛過太平洋(601099,股吧)的Plurk,臺灣的噗友已超過百萬,目前已有33種語言。
2年前,美國內不拉斯加州某大公司計算機部門員工的云惟彬,過著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25歲的他,不想象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重復過日子,“然后交個女朋友,30歲成家。”他答應了加拿大伙伴的邀約,共同創辦Plurk。來臺不到1年,他從只會接口設計的創業工程師,變成業務、營銷、管理樣樣要會的亞洲區負責人,學到的東西勝過10年。
48歲的李開復和27歲的云惟彬,現在都走在創業的路上,他們共同的創業語言,一如李開復所說,“不要只是liveyourlife(過一生),而是leadyourlife(引領人生)。”從創業夢變身創業家,該怎么思考,以下是兩人精彩對話:
我該不該創業?
一個人在轉變職業軌跡時,絕不可以轉太多,就像攀巖,你要確認手跟腳4只中有3只是在巖上;一旦放開2只,你可能會掉下去;放掉3只,肯定掉下去。
云:我感覺亞洲文化很不鼓勵年輕人創業,家人只會驕傲說,“我兒子在Microsoft上班,”白手創業反而不太愿意提。
李:看來你很久沒有去中國了,中國大學生現在有股創業的狂熱,熱到我都要澆一下冷水。你問那些人為什么要創業?他們對成功有巨大的渴望,會回答,“因為馬云(阿里巴巴創辦人)是我的偶像、因為想成為億萬富翁、因為想創一個阿里巴巴,”我可以理解這種夢想,創業家本來就要有期望值,但是目標要踏實。相較之下,臺灣青年的期望值非常健康。
云:我也是從大公司逃出來創業,薪水還打折,你離開Google的決定是怎么做的?怎么知道這個選擇是正確?
李:我比較不用“正確”來形容選擇,所有的選擇都有風險,有些會成功,有些會失敗。但做決定不難,你的心會告訴你。我非常相信SteveJobs(喬布斯)說的,“要有勇氣來追隨你的心和直覺,只有內心能告訴你,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內心的聲音會告訴你,做什么最快樂、最有價值,什么能留下更多,哪些事會讓你每天等不急想工作,周末都不想休息。
當然,不是一想到就去做,還是要客觀的分析成敗機率,找出降低風險的方法,并且做最壞的打算,然后看自己能否接受。一旦想清楚,策畫以后就去做,不要想是否一定成功,即使失敗也不要把它當作懲罰,就是個教訓,“Moveup!”用這種心態去做人生比較大的選擇。
云:我認為年齡是創業的一種優勢,如果超過30歲,有家庭了,可能就會有所顧慮,不能冒這個險。我當初創業時沒想太多,就覺得年輕、單身,就算失敗,也不會影響到其它人,我覺得人不要太重視終點。我自己很享受創業過程,就算以后失敗,也是很好的經驗。
李:我承認年輕是創業的優勢,我更深信一個人在轉變職業軌跡時,絕不可以轉太多,就像攀巖,你要確認手跟腳,4只中有3只是在巖上,放開2只,你可能會掉下去;放掉3只,肯定掉下去。若從跨國公司到本土公司,從大公司到小公司,從技術改成創投,從IT轉到能源,一次改了4個,等于手腳全放開,一定會掉下去。所以,我的轉變還算合理,大中華、Internet技術、招募優秀團隊都還是我的專長,只是我不再為跨國企業工作。
云:你怎么去判斷來找你的年輕人適不適合創業?
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我從比爾·蓋茨、喬布斯身上,看到創業者最重要的特質是要有hunger(渴望)。那是morethanpassion(超過熱情),hunger地想要打造一個企業,他的眼睛會發出火光,動機也許是為了賺錢、打造品牌,或是把某個技術發揚光大、為用戶創造價值,都沒關系,但hunger要存在。另外,魄力、個人魅力、堅韌也是創業家的重要基因,因為創業的過程中有很多挫折,當面臨諸多挑戰,要讓你的團隊還能夠專注、拚命追隨你、相信你。
最后是判斷力。你想一個人同時身兼這些特質,其實蠻危險,如果他是錯的話,怎么辦?這點我是覺得今天的中國創業者比較欠缺。有判斷力才會有自覺,有勇氣承認錯誤,所以還要有超然的評估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多交敢講真話的朋友。多看、多分析、多理解,不要只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全世界,有些知識可以從別的領域帶進來,也不要認為過去的每個假設都能永遠成立,當你看到有一些訊息要推翻過去的假設時,要有這種勇氣跟客觀的態度來推翻它。
分享:SNS---精神鴉片?今天在網上閑逛,無意中看了個視頻,討論SNS的利弊的。正如所有的辯論一樣,討論到最后也還是沒有結論。反對它的人堅持認為它浪費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還把我 們往低俗里帶,所以我們要堅決抵制;支持它的人強烈擁護,認為它帶給我們的便利要大于毒害,即使沒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站長休閑故事-李開復對話云惟彬 并非人人都適合創業。